# 会“眨眼”的导诊牌 清晨七点的医院大厅,消毒水味混着露水潮气。小林蹲在导诊台后擦玻璃,余光瞥见头顶新换的智能指示牌——银灰色边框嵌着电子屏,像块沉默的金属方糖。 “李姐说这玩意儿能自动翻转指引,也不知道真有用。”小林嘟囔着,把玻璃擦得能照见自己眼下的...
# 咨询台旁的“乌龙”与温度 清晨的医院大厅像被按下快进键,人潮推着消毒水味在走廊里打转。导诊台新来的实习生林小夏盯着面前泛着冷光的智能咨询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工牌——这台号称“秒答百问”的机器,本该替她分担大半活儿。 八点刚过,穿军大衣的老大爷...
# 会“回家”的投诉信 小林守着医院投诉台的第三年,终于撞见桩怪事。 投诉台藏在门诊楼拐角,木柜子掉漆,搪瓷信箱边缘生了锈。每天清晨,小林把前一日收到的投诉信分类归档,日子像消毒水浸泡过的棉签,僵直又乏味。直到那天,一封泛黄信纸的投诉信摆在台面上——字...
# 监控屏上的黑色谜团 凌晨两点十七分,市立医院保卫科监控室里,老陈的保温杯腾起袅袅白气。他揉了揉太阳穴,目光在九块监控屏上逡巡——儿科病区302病房外的画面,突然像被墨汁泼过,彻底黑了下去。 老陈猛地坐直身子。这套监控系统去年刚升级,儿科病区更...
# 门卫室的“擦除者” 老张在市立医院门卫室守了整整十五年。这值班室挨着住院部后墙,夜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唯有墙上四台监控屏幕泛着幽蓝的光,像四只瞪圆的眼睛。 那天凌晨两点,老张正蜷在藤椅上打盹,忽然听见监控主机“嘀”地轻响。他猛地睁眼,就见3号屏...
# 医院门口的“铁判官” 深秋的雨丝裹着寒意,李建军攥着父亲的CT报告单,在医院停车场入口急得直跺脚。父亲肺癌晚期,刚做完化疗,喘得像破风箱,可这破栏杆愣是卡了三分钟没抬起来。 “嘀——”缴费成功的提示音刚落,金属栏杆毫无征兆地“哐当”砸下来,正磕在他那...
# 车棚里的“守护神” 傍晚六点的医院自行车棚,铁架在夕阳下投出蛛网般的影子。李桂芳捏着车钥匙,脚步刚迈进棚子,后背就漫上一层冷汗——她那辆旧凤凰自行车,车锁又被撬得歪歪扭扭。 这是半年里第三回了。李桂芳蹲下身,指尖抚过车梁上儿子用马克笔写的“妈”字...
# 深夜充电桩的“心跳” 医院后巷的充电桩区,路灯把铁栅栏的影子拉得老长。急诊科护士小夏刚下大夜班,电动车电量见底,蔫蔫趴在充电桩旁。她蹲身插好充电线,刚要起身,手背突然碰到充电器外壳——烫得像块烙铁。 “不对啊。”小夏皱眉凑近电表,液晶屏上的...
# 生死班车线 老张握着方向盘的手沁出冷汗,后视镜里映着车厢里二十多张睡眼惺忪的脸——这是医院清晨六点的通勤班车,载着刚下夜班的医护和即将上岗的实习生,正往城郊院区疾驰。 “吱——”刹车踏板踩下去时,金属摩擦声刺得耳膜生疼。老张眉头一蹙,这车跟了他八年...
# 雨夜方向盘 凌晨两点的雨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救护车挡风玻璃上。老张捏着方向盘,眼皮直打架——这是今晚第三趟急救任务,从城郊接回个心梗老人,车刚拐上沿江快速路,他后背突然窜起股寒意。 方向盘在抖。 不是路面颠簸的那种晃,是像有双无形的手,正轻轻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