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三十秒》
消毒水的气味像一根细针,扎进林静宜的鼻腔。她盯着手术台上的超声乳化仪,屏幕上的数值跳动得比自己的脉搏还快。今天是她作为住院医师第一次全程参与白内障手术,主刀的是科室里最年轻的主任医师陈默,传说中能用30秒完成超声乳化的"快手陈"。
"开睑器。"陈默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像浸在冰水里的手术刀。林静宜慌忙递过器械,金属碰撞声在手术室里格外刺耳。患者是位72岁的老人,术前检查显示晶状体核硬度三级,按说属于常规手术。
超声乳化头开始工作时,林静宜注意到负压表突然波动了一下。陈默的眉峰微微皱起,这是他唯一的情绪外露。"前房深度下降。"护士报出数据的瞬间,林静宜看见手术野里的前房像退潮的沙滩,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停泵。"陈默的声音突然沉下来,右手却稳如磐石地保持着进针角度。林静宜感觉手心沁出冷汗,她记得上周病例讨论会上,主任特意强调过前房消失可能导致虹膜嵌顿的风险。监护仪的滴答声变得异常清晰,她数着秒针走过的轨迹,每一下都像砸在心上。
"粘弹剂,2cc。"陈默已经换好钝针头,针尖在显微镜下泛着冷光。林静宜看见他手腕轻旋,像在给时光打一个温柔的结,粘弹剂注入的瞬间,前房边缘终于泛起一丝晶亮的反光。但就在这时,负压管道突然发出异常的蜂鸣——仪器报错了。
"备用泵。"陈默头也不抬,左手已经接过巡回护士递来的手动注吸器。林静宜这才注意到他袖口已经被汗水浸透,手术衣后背晕开深色的痕迹。手动操作需要更精准的指力,她看见陈默的食指和拇指轻轻震颤,却始终保持着0.1毫米的微调幅度,像在驯服一头暴躁的小兽。
"前房恢复,深度3.2mm。"护士的声音里带着颤音。林静宜低头看表,距离前房消失刚好过去三十秒。陈默终于抬头,护目镜下的睫毛上凝着汗珠,却在看见监护仪平稳的曲线时,唇角轻轻扬起。

术后清点器械时,林静宜发现超声乳化仪的管道里卡着一小片絮状物。"应该是晶状体皮质残留。"陈默卸去手术衣,露出里面被汗水浸透的洗手衣,"有时候机器比人敏感,就像再好的飞行员也得盯着仪表盘。"
凌晨两点的值班室,林静宜在笔记本上写下:"前房消失的三十秒里,我看见的不是仪器的故障,而是人的刻度。当数据陷入混乱,医生的双手就是最后的坐标系。"窗外的月光斜切过窗台,她摸了摸口袋里那张泛黄的照片——十年前车祸现场,那个用手术刀为她缝合伤口的年轻医生,袖口上沾着的,也是这样的汗渍。
走廊传来推车的轱辘声,林静宜起身走向护士站。夜班灯在磨砂玻璃后晕开暖黄的光,就像手术结束时,患者复明后眼里泛起的第一缕微光。有些瞬间注定要刻进职业生命里,比如今天那消失又重生的前房,比如陈默掌心那道因为长期持械留下的淡疤,那是岁月给医者的勋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