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仍记得那个雨夜,李振华浑身湿透地敲开我家门的样子。水珠顺着他花白的头发往下淌,西装皱巴巴地贴在身上,手里却紧紧攥着一个公文包,仿佛里面装着比命还重要的东西。

“老同学,你得帮帮我。”他声音嘶哑,眼睛里布满血丝,“我摊上大事了。”

我把他让进屋,递上热茶和干毛巾。李振华是我大学同学,曾经是我们系里最有正义感的人。大二那年,他因为举报教授学术造假差点被退学,最后还是系主任看在他成绩优异的份上才保了下来。谁能想到,二十年后,这个曾经的热血青年会坐在我家沙发上,颤抖着说出那样一番话。

“公司账目出了问题,”他压低声音,“税务局下周就要来查账,要是被查出那三千万的空缺,我就完了...”

我愣住了:“三千万?你怎么会动这么大一笔钱?”

“投资失败,借了高利贷,利滚利就...”他双手捂着脸,“老同学,你是财务专家,只有你能帮我做平这笔账。只要过了这关,我一定能补上这个窟窿。”

理智告诉我应该拒绝,可看着老同学绝望的眼神,想到他曾经的好,我心软了。接下来的三天,我们泡在他的办公室里,伪造合同、制作虚假流水、修改电子账本。我甚至动用了一些从不轻易示人的“技术”,让这些假账天衣无缝。

税务局的人来了又走,账目顺利过关。李振华抱着我喜极而泣,承诺一个月内一定还清款项。我信了,甚至还借给他五十万周转资金。

然而一个月后,等来的不是还款,而是又一个求助电话。这次是证监会调查,需要我做假证明。我拒绝了,他却说:“已经陷这么深了,还差这一步吗?要是现在停手,咱们都得坐牢。”

就这样,我一次次地帮他填补新的窟窿,直到半年后的那个早晨,电视机里播放着惊天新闻:振华集团涉嫌非法集资、财务造假、挪用公款,涉案金额高达十亿。李振华已经在试图出境时被逮捕。

警察很快找上门来。在审讯室里,我看着对面墙上的单向镜,忽然想起大学时李振华举报教授后说的话:“这世上有些线,跨过去就回不了头了。”

随机图片

当我最终被判七年有期徒刑时,法官的话如同重锤敲击在我的心上:“专业知识本应服务社会,你却用它为虎作伥,最终害人害己。”

如今出狱已有两年,我失去了注册会计师资格,只能靠打零工维生。每当夜深人静,我都会想起那个雨夜。我常想,如果我当时拒绝了李振华,结局会不会不同?但人生没有如果,有的只是血淋淋的结果——我不仅没能救他,反而成了将他推向更深深渊的推手,也把自己送进了万劫不复的罪恶深渊。

助纣为虐者,终将与纣王同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