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警示》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走廊像被按了慢速键,消毒水味混着血腥气在惨白的灯光里漂浮。林晓敏攥着丈夫的病历本,指节因用力泛白。丈夫王建军因消化道大出血紧急入院,此刻正躺在抢救室里,血压计的数字像濒死的蝴蝶,扑棱着往下跌。
"O型血,马上备400毫升。"张医生的声音穿透双层玻璃,护士小李点头时发梢甩出细密的汗珠。血库打来电话说O型库存紧张,最后一袋刚送去手术室,现在只有Rh阴性O型血,问能不能用。小李犹豫了两秒,想起上次抢救用错血浆被通报的同事,咬咬牙说:"患者登记的是O型,应该可以,先拿过来吧。"
输血袋挂上去的时候,王建军的眼皮动了动。林晓敏刚要开口叫他,就见丈夫突然瞪大双眼,脖颈青筋暴起,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喉咙。"冷......好冷......"他牙齿打颤,全身抖得床栏哐当作响。心电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心率直线飙升到140,血氧饱和度却像漏了气的气球往下掉。
"血红蛋白尿!"张医生掀开被子的瞬间,看见导尿管流出的酱油色尿液,瞳孔猛地收缩。他扯开患者的衣袖,只见手臂上密布的荨麻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合成片。"立即停止输血!换生理盐水冲管!"他抓起对讲机的手竟有些发抖,"准备碳酸氢钠静滴,联系血库重新配型!"
抢救车被撞得咣当响,护士小王推着重症监护仪冲进来时,输液架勾住了林晓敏的衣角。她踉跄着扶住墙,看见丈夫手臂上刚扎的留置针被拔出,暗红色的血珠顺着肘窝往下淌,在床单上洇出歪歪扭扭的形状,像极了输血袋上那个小小的血型标签。
"怎么会这样?你们不是验过血吗?"她抓住张医生的白大褂,指甲几乎掐进对方的皮肉。医生的喉结滚动两下,却发不出声音。走廊尽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血库陈主任举着化验单冲进来:"交叉配血搞错了!患者是Rh阳性O型,刚才输的是阴性血......"
林晓敏觉得耳边嗡的一声,那些写着"溶血反应""急性肾衰""DIC"的诊断书在眼前晃成一片。她想起上个月社区体检时,丈夫还笑着说自己是万能血,现在才知道,这世上根本没有绝对安全的"万能"。抢救室的时钟指向四点十七分,滴注碳酸氢钠的吊瓶空了一瓶又一瓶,王建军的体温开始升高,腰部剧烈的疼痛让他不断撕扯床单,仿佛有团火在血管里奔腾。
"坚持住,建军......"林晓敏把丈夫汗湿的头发往后捋,触到他后颈上那颗熟悉的痣。结婚二十年来,她从没见过这个总说"没事"的男人如此脆弱。监护仪的波形终于不再那么狰狞时,天边泛起了灰青色。张医生靠在墙角,白大褂的领口扯开,露出里面被汗水浸透的衬衫,像一面皱巴巴的白旗。
三天后,在医患沟通室,小李捧着检讨书的手一直在抖。"当时想着救人要紧,没仔细核对Rh因子......"她的声音哽咽,"我以为O型就是O型......"林晓敏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年纪的护士,突然想起抢救那晚,对方蹲在地上捡掉落的棉球时,后颈露出的蝴蝶骨。

"不是每个错误都有机会弥补。"张医生把新的输血记录单推到两人面前,"从今天起,所有输血必须双人核对,Rh血型要单独标注。"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文件上投下明暗相间的条纹,像极了输血时那些跳动的波形。王建军躺在病床上,看着手腕上重新扎好的留置针,忽然伸手握住妻子的手,掌心的茧子擦过她的虎口:"以后啊,连血型都得学明白。"
窗外的法国梧桐沙沙作响,一片叶子飘进窗台,叶脉间的纹路像极了血管的分支。林晓敏望着丈夫逐渐恢复血色的脸,忽然明白,在生命面前,任何一个小数点后的疏忽,都可能成为无法承受之重。而那些在深夜里流淌的鲜血,终将在某个清晨,化作警示后人的刻度,刻进白色的年轮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