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差错》

凌晨两点的市三院输血科依旧亮着灯,陈雨彤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血型报告,指尖在键盘上轻轻发抖。急诊送来的车祸伤员是AB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可血库里仅存的200ml红细胞悬液刚刚被手术室要走了。她咬了咬嘴唇,目光扫过旁边标着"A型Rh阴性"的储血冰箱——反正都是Rh阴性,说不定......

"雨彤,23床准备输血。"护士站的王姐敲了敲玻璃窗,打断了她的思绪。陈雨彤慌忙扯下A型血的标签,贴上AB型的条码,将血袋装进恒温箱时,她没注意到标签边缘翘起的一角,像只不安的蝴蝶。

外科病房里,张敏护士接过血袋,例行核对患者腕带:"李芳,女,32岁,AB型血对吧?"病床上脸色苍白的孕妇轻轻点头,她因胎盘早剥急需补充红细胞。针头扎进血管的瞬间,陈雨彤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就往病房跑,却见心电监护仪已经发出尖锐的警报。

"血压骤降!全身荨麻疹!"张敏话音未落,李芳的手背已经浮现出青紫色瘀斑。主治医生李明远冲进病房时,看到血袋上"A型"的微小字样,瞳孔猛地收缩:"立刻停止输血!准备碳酸氢钠静滴!联系血库重做交叉配血!"

抢救室里,李芳的丈夫抓着李明远的白大褂,声音里带着哭腔:"医生,我老婆肚子里还有七个月的孩子......"李明远扯开领带,目光死死盯着监护仪上波动的曲线。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输血反应,而是致命的ABO血型不合溶血。此刻每分每秒都在和死神赛跑,他伸手接过护士递来的注射器,掌心全是冷汗。

输血科里,陈雨彤瘫坐在地上,看着重新核对后的血型报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想起三年前自己刚入职时,带教老师反复强调的"三查七对",想起上个月科室里刚更新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此刻那些黑体字都像针尖般扎进眼底。当医务处的王主任推开门时,她闻到自己身上散发的冷汗味,混着消毒水的气味,格外刺鼻。

凌晨四点,血库终于送来正确的AB型Rh阴性红细胞。李明远站在病房门口,看着护士更换输液管路,突然想起自己十年前抢救的第一位输血反应患者,那个因为血型错误失去子宫的年轻女孩。他摸了摸白大褂口袋里的钢笔,那是当年患者家属送的"医德如山"纪念品,此刻金属笔帽硌得掌心发疼。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李芳的血红蛋白终于回升到安全值。陈雨彤站在护士站,看着护理记录单上"输血反应"的字样,颤抖着签下自己的名字。走廊尽头,李芳的丈夫正端着保温杯往病房走,杯身上印着"平安是福"的字样,在晨光中晃得人眼睛发酸。

早交班会上,医务处通报了这起严重差错。陈雨彤站在科室最角落,听着主任宣布的处罚决定,忽然注意到窗外的香樟树正在落叶,明明是春天,却有几片枯黄的叶子飘在宣传栏前,那里贴着上周刚更新的《患者安全目标》,第一条就是"严格执行输血核对制度"。

那天傍晚,陈雨彤去病房送新的输血记录单,看到李芳正摸着肚子轻声说话。床头的花瓶里插着几支康乃馨,淡粉色的花瓣上沾着水珠,像极了今早她掉在值班本上的眼泪。她退出病房时,听到李芳的笑声:"宝宝别怕,医生说我们都会没事的。"那声音像一根细针,轻轻却又尖锐地扎进她的心脏。

夜再次降临,输血科的灯光依然亮着。陈雨彤重新核对完每一袋血液,在值班日记里写下:"今日错将A型血发出,致患者溶血反应。幸抢救及时,未酿大祸。此刻方知,每一袋血液都是生命的重量,容不得半分疏忽。"写完最后一个字,她抬头看向窗外,夜色中的医院大楼像一艘沉默的船,而她终于明白,在这艘船上,每个岗位都是生死攸关的罗盘。

随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