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三点,组里的下午茶是奶茶配芋泥卷,我啃着蛋糕听同事们吐槽:“新人怎么总把报销单贴反?”“上次那个实习生居然直接给客户发语音!”我嚼着芋泥,突然想起自己去年入职时,因为不会用打印机哭着找行政姐姐的糗事——要是有个能让新人一眼看懂的“避坑指南”就好了

说干就干,但我不想做那种“10条职场潜规则”的清单(太无聊了),反而想搞点“标新立异”的:用漫画加真实案例,把新人踩过的坑画成Q版故事。比如“报销单的正确贴法”,画个小萌新举着贴反的单子被财务姐姐摇头;“和客户沟通的禁忌”,画个小人举着手机发语音,旁边飘着“客户内心OS:这也太随意了吧”。

第一次碰壁:漫画比PPT难多了

可我压根不会画画啊。一开始找做设计的朋友帮忙,她画的风格太精致,像动漫海报,根本不像新人的“真实日常”。我坐在工位上翻手机,突然看到朋友圈里有人用“画世界”APP画简笔画,线条简单但很可爱。于是我下载了APP,每天下班回家练半小时:画歪的眼睛、比例失调的身子,删了画、画了删,直到能画出像我自己一样“有点笨拙但可爱”的小萌新。

茶水间的“情报站”:让新人敢说真话

接下来是收集案例。我想找真正的新人故事,可刚入职的小朋友都怕说错话。于是我每天下午蹲在茶水间,带一盒草莓糖,见着新人就递一颗:“我去年入职时也踩过坑,你有没有什么想吐槽的?”慢慢的,有人开始说:“上次我给领导发消息,没加‘您好’,他没回我,我以为他生气了”;“我第一次做会议记录,把‘项目 deadline’写成‘项目 dead 线’,被同事笑了一周”。这些真实的故事,比我自己编的更有代入感。

排版翻车:从“花里胡哨”到“一眼看懂”

内容有了,排版又出问题。我一开始想把漫画做得“很高级”,加了很多渐变背景和特效,结果同事看了说:“太乱了,新人根本找不到重点。”我翻了几十篇小红书的“新手友好排版”,终于学会了“三栏布局+emoji分隔”:每篇漫画配一个大标题(比如“报销单踩坑×10086”),下面用💡标重点,用😭标后果,用✅标正确做法。改了三次,终于做成了“一眼就能看懂”的风格。

凌晨的留言:原来创新不是“搞事情”

周五下班前,我把第一篇“新人避坑漫画”发在了部门群里。没想到凌晨一点,手机震动了——是个刚入职两周的小姑娘:“姐姐,你画的那个‘报销单贴法’,我今天刚好用到了!财务姐姐说我贴得很对,还夸我细心~”紧接着,领导也发了消息:“这个形式很新颖,能帮到新人,下周可以做个系列。”

随机图片

我看着窗外的晚霞,手机里还躺着几条留言,桌上的奶茶已经凉了,但心里暖暖的。突然想,下次要不要做个“职场新人社交小技巧”的漫画?不用搞什么大事情,只要能帮到像我去年那样的新手,就算是标新立异的创新吧?

新手创新故事,职场创意挑战,标新立异的小发明,创新过程中的困难,职场新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