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完美生活”:那些藏在滤镜后的日常

周末早上我赖在被窝里,手机屏幕亮着,刷到小学同学小棠的朋友圈——她站在海边沙滩上,浅蓝连衣裙被风掀起一角,阳光把她的头发染成金褐色,配文是“日子就该这样慢下来”。底下评论串成了长队:“羡慕死了,我还在加班”“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求攻略!”。

我盯着照片里她发亮的笑容,忽然想起上周在小区超市遇见她的场景。那天她抱着两大袋泡面,头发乱蓬蓬的,黑眼圈重得像涂了层眼影。她看见我时愣了一下,赶紧把泡面往身后藏了藏:“最近加班多,没时间做饭。”可眼前朋友圈里的她,分明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那些“完美”背后的褶皱

我翻了翻自己的朋友圈,上次发的是上周跟朋友去吃火锅的照片。照片里我举着奶茶,嘴角翘得老高,配文“开心最重要”。可其实那天我刚跟领导吵了架,吃火锅时手机一直在震动,全是工作群的消息。我举着奶茶拍了三次,才拍出“没烦恼”的样子。

楼下卖水果的阿姨也经常发朋友圈——她摆着满满一摊进口车厘子,红得发亮,配文“今天的货特别新鲜”。可我早上路过她的摊位时,看见她蹲在地上捡烂掉的车厘子,嘴里念叨着“这箱又要赔本了”。

同事小张的朋友圈全是健身照:穿着紧身运动服,肌肉线条明显,配文“自律给我自由”。可我见过他健身完坐在楼梯间喘气的样子,汗水把运动服浸得透湿,他一边擦汗一边说:“昨天加班到十点,今天差点起不来。”

当“展示”变成了任务

周末跟朋友小夏聚会,她点了杯奶茶,端上来后先拿出手机,换了三个角度,拍了五分钟,才满意地放下手机。我笑着问:“至于吗?”她叹气:“你看我朋友圈里的人,谁不是这样?上次我发了张没修的自拍,有人评论‘你最近是不是胖了’,吓得我赶紧删了。现在发朋友圈,得先修图,再想配文,比写工作报告还累。”

我忽然想起上次参加同学会,大家坐在一起,不是聊最近的生活,而是拿着手机互相刷朋友圈:“你看,小李又去旅游了”“小王买了新包,好贵”“小赵的孩子考了满分”。可当有人问“小李最近工作怎么样”时,大家都沉默了——其实小李去年刚失业,旅游的钱是借的。

我们都在演“别人的生活”

那天晚上,我坐在沙发上翻朋友圈,忽然觉得很累。原来我们都在拼命展示自己“好”的一面,生怕别人看见“不好”的部分。同事的健身照里没有汗水,亲戚的孩子永远考满分,卖水果的阿姨没有烂掉的车厘子,连我自己都在装“开心”。

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好像只有“完美”的生活才配被看见,“不完美”的部分只能藏在滤镜后面。可其实,那些没被展示的“不完美”,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加班后的泡面,没修的自拍,烂掉的车厘子,跟领导吵架后的火锅……

随机图片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后没急着刷朋友圈。我煮了碗粥,粥里飘着几粒枸杞,就着腌菜吃。粥是温的,腌菜是咸的,像生活本来的味道。我拿出手机,拍了张粥的照片——没有修图,碗边还有点粥渍。我配文:“今天的粥煮得刚好。”

发送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很轻松。原来不用装完美,也能被人喜欢。原来那些“不完美”的日常,才是最珍贵的。

朋友圈里的红点还在跳,可我不再急着去刷。我端起粥,喝了一口——嗯,真的刚好。

朋友圈现状,生活真相,日常反思,真实与包装,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