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四点半,我攥着浩浩的小外套站在幼儿园门口,看夕阳把小朋友的书包带染成金红色。隔壁班的朵朵自己背着粉色书包跑出来,举着妈妈给的小熊饼干喊“妈妈你看!”,可浩浩刚迈出教室门,就像小炮弹似的扑进我怀里,胳膊圈着我的脖子,声音里带着哭腔:“妈妈,我要吃冰淇淋!”

校门口的“小皇帝”:第一次妥协

我低头看他,睫毛上还挂着点没擦干净的眼泪——早上因为不肯穿袜子闹了会儿,现在眼睛还红红的。“宝贝,今天降温了,冰淇淋吃了会肚子痛。”我摸着他的手背,试图讲道理。可浩浩立刻皱起眉头,脚蹬着我的腿挣扎:“我不管!我就要吃!朵朵妈妈都给她买了!”

周围的家长看过来,我脸有点发烫。想起上周他因为没买到草莓味冰淇淋在超市哭了半小时,售货员都过来劝,我咬了咬嘴唇,从包里掏出钱包:“好好好,买一个,就一个。”

浩浩举着冰淇淋筒笑了,巧克力酱蹭在下巴上,像只小花猫:“妈妈最好了!”我蹲下来给他擦嘴,手指碰到他发烫的脸颊,突然想起婆婆昨天说的话:“你太惯着他了,以后怎么办?”

家里的“无条件满足”:习惯成自然

晚上回家,我把热好的番茄鸡蛋面端上桌,浩浩盯着电视里的蛋糕广告,突然把勺子一摔:“我不吃面!我要吃巧克力蛋糕!”陶瓷勺子砸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吓得我一哆嗦。

“浩浩,先吃饭,蛋糕明天买好不好?”我捡起勺子,声音里带着讨好。可他立刻躺倒在地板上,手脚乱蹬:“我就要现在吃!现在!”

我看着他涨红的脸,想起他刚出生时皱巴巴的样子,心一下子软了。抓起外套往门口走:“等着,妈妈去买。”

等我拎着蛋糕回来,浩浩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见蛋糕立刻扑过来,拆开盒子就咬。我坐在旁边,看着他嘴角的奶油,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想要个布娃娃,妈妈说“等你考了100分再买”,可现在的浩浩,只要哭一声,我就什么都愿意给。

幼儿园的“崩溃时刻”:爱变成了伤害

第二天早上,我刚把浩浩送到教室,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浩浩妈妈,你过来一下吧,浩浩不肯自己吃饭,把饭盆打翻了。”

我赶到幼儿园时,浩浩正坐在教室角落的小椅子上,脸上还挂着眼泪,旁边的饭盆倒扣在地上,米饭撒了一地。李老师蹲在他旁边,轻声说:“浩浩,老师教你用勺子好不好?”可他却把脸扭过去,喊:“我要妈妈喂!我要妈妈!”

我走过去,蹲下来抱住他,他立刻扑进我怀里,哭着说:“妈妈,他们都不喂我,我不想在这里!”李老师叹了口气,递过来一张纸巾:“浩浩妈妈,浩浩依赖性太强了,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吃饭、穿鞋子,他却连勺子都不想拿。你得让他学会自己做事情,不然以后上小学怎么办?”

我抱着浩浩走出幼儿园,风一吹,眼泪差点掉下来。路过便利店,他指着橱窗里的玩具车喊:“妈妈,我要那个!”可我却站在原地,没动。

深夜的反思:爱不是什么都给

晚上,浩浩睡着了,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翻着他的成长相册。第一张照片是他刚出生时,皱着眉头,像个小老头;第二张是他学爬的时候,膝盖磨得红红的,却笑得很开心;第三张是他第一次自己吃饭,把米饭弄得到处都是,却举着勺子喊“妈妈看!”

婆婆端着一杯热牛奶过来,坐在我旁边:“我以前也惯着你老公,他上小学的时候还不会系鞋带,被同学笑了整整一个星期。后来我才明白,爱不是把他捧在手里,而是让他学会自己走路。”

我摸着相册里浩浩的脸,眼泪掉在照片上。原来我以为的“爱”,其实是害了他。他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鞋子,不会自己解决问题,因为我从来没让他试过。

清晨的改变:慢慢来,妈妈陪你

第二天早上,我把浩浩的小勺子放在他面前,说:“宝贝,今天我们自己吃饭好不好?”他皱着眉头,盯着勺子看了半天,说:“妈妈喂。”我摇摇头,把自己的勺子也放在桌上:“妈妈陪你,我们一起吃。”

浩浩犹豫了一下,慢慢拿起勺子,挖了一口饭,放进嘴里。虽然米饭掉了一些在桌子上,但他却笑了:“妈妈,我会自己吃了!”我笑着摸他的头,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他的小脸上,像撒了一把金粉。

随机图片

那天送他去幼儿园,他背着小书包,自己走进教室,回头对我笑:“妈妈,我今天要自己吃饭!”我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鼻子发酸。原来真正的爱,不是百依百顺,而是让他学会自己长大。

晚上睡觉前,浩浩抱着我的脖子,说:“妈妈,今天我自己穿了鞋子,老师夸我了!”我亲了亲他的额头,说:“宝贝真棒,以后我们一起学更多事情,好不好?”他点点头,钻进被子里,很快就睡着了。

我坐在床边,看着他的睡脸,想起昨天的自己,突然觉得很庆幸。幸好我及时明白了,爱不是什么都给,而是让他学会自己拿。

过度溺爱故事,家庭育儿误区,孩子成长教育,百依百顺的危害,新手妈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