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缘:寡妇掌柜》
清河县外的古槐镇,李秀莲守着丈夫留下的破败客栈,日子过得像屋檐下的蛛网,风一吹就晃悠。丈夫走那年,她才二十五,唯一的儿子刚满三岁,镇里人都说这寡妇门前是非多,谁也没想到十年后她会成了远近闻名的"迎客来"客栈掌柜。
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李秀莲正抱着高烧的儿子抹眼泪,忽然听见后院柴房有响动。推门一看,只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蜷在草堆里,后腿被猎人的铁夹子夹得血肉模糊。她本就心软,顾不得怕,烧了热水给狐狸清洗伤口,又撕了自己的蓝布裙给它包扎。
夜里,儿子的烧总不退。迷迷糊糊间,李秀莲看见个穿白衫的俊俏姑娘坐在床前,指尖凝着团白气按在孩子额头。"姐姐莫怕,我是来报恩的。"姑娘笑起来眼角有两颗泪痣,"你救了我真身,我教你做生意的法子。"
第二天一早,儿子的烧果然退了。柴房里的狐狸不见了,只留下一小撮雪白的狐毛。李秀莲半信半疑,却在扫雪时发现门槛下埋着个陶罐,里头竟是满满当当的碎银子。
开春后,李秀莲照着梦里白衫姑娘的指点,把客栈重新翻修。姑娘说"迎客来"三个字要写得见棱见角,门帘得用靛蓝印花布,就连客房的被褥都要晒足三日光景。最神的是那道"狐香野菌煲",姑娘教她用松针引火,山泉水慢炖,野菌要选雨后初晴时采的,起锅时撒把自酿的梅子酒。

头个月生意就翻了三倍。南来北往的客商都说,李家客栈的菌子煲喝了能解乏,就连客房的枕头都比别处睡得香。有那好事的问李秀莲是不是得了神仙指点,她只笑着往灶膛添柴,说都是自己琢磨的。
直到那年中秋,客栈打烊后,白衫姑娘又现身了。她身后跟着只小狐狸,正是当年那只白狐的模样。"我要回山里修行了。"姑娘摘下腰间的玉佩塞给李秀莲,"往后若遇难处,就把玉佩浸在泉水里。"话音未落,人和狐都化作一道白光飘进了月亮里。
如今的李秀莲鬓角已染了霜,客栈却越开越红火。有人说见过月夜有白影在客栈屋顶徘徊,也有人说李掌柜的账本上总莫名多出几文钱。只有李秀莲知道,每个飘雪的冬夜,她都会在柴房留一碗热汤,就像当年那个雪夜,有只受伤的狐狸闯进了她的人生。
镇口的老槐树年年发新芽,"迎客来"的幌子在风中哗啦啦地响,就像那个白衫姑娘永远带着笑意的声音:"姐姐,好人总会有好报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