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集》

清末民初,太行山深处有个叫枯树村的小村落。这里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村民们世代靠挖野菜、采野果勉强糊口,连像样的瓦房都找不出三间。

那年开春,村里来了个穿红袄的姑娘,自称胡璃,说是逃荒来的。她不像别的灾民那般面黄肌瘦,反倒眉眼弯弯,肌肤雪白,笑起来眼角有两颗俏皮的泪痣。村长见她可怜,便让她暂住在山神庙旁的破屋里。

胡璃住下后,怪事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先是村东头老王家的几亩薄田,头天还干裂得能塞进拳头,第二天竟冒出绿油油的禾苗;接着是村西的枯井,突然涌出清甜的泉水,水面上还飘着几瓣桃花。最奇的是,原本崎岖难行的山路,一夜之间变得平坦宽阔,路边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

村民们又惊又喜,跑去问胡璃。姑娘只是笑:"许是山神爷显灵了吧。"可每当月圆之夜,总有人看见山神庙顶有白影闪过,还传来细碎的狐狸叫声。

随机图片

转眼到了秋收,枯树村竟破天荒迎来了大丰收。金黄的谷子堆成山,红彤彤的果子压弯枝。胡璃对村长说:"如今路也通了,粮食也有了,何不摆个集市?"村长连连摇头:"咱们这穷山沟,谁会来赶集哟?"

胡璃也不辩解,只是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埋了个陶罐。第二天一早,村民们发现村口凭空冒出个青砖铺就的广场,广场中央立着块石碑,刻着"狐狸集"三个大字。更奇的是,四面八方的商贩仿佛被磁石吸引,推着车、挑着担从山路上涌来,有卖绸缎的、贩茶叶的,还有耍猴戏的。

集市一开起来就热闹非凡。枯树村的粮食、山货成了抢手货,村民们换回了盐巴、布匹,还有人盖起了新瓦房。胡璃则每日坐在老槐树下,笑眯眯地看着大家交易,偶尔帮着不识数的老人算账。

有个外乡来的货郎,见狐狸集如此兴旺,心生贪念。趁夜偷偷摸进山神庙,想偷走胡璃供奉的香炉。刚摸到香炉,就见一道白光闪过,货郎惨叫一声,竟变成了石像。第二天村民们发现石像,都明白了胡璃的身份,却没人害怕——毕竟是狐仙娘娘救了枯树村啊。

就这样过了三年,枯树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一天清晨,胡璃留下一件红袄和一封信,悄然而去。信中说她本是山中狐精,百年前曾受村人恩惠,如今算是报恩完毕。

村民们将红袄供在山神庙,把"狐狸集"的名字改成了"胡璃集"。每逢月圆之夜,老人们还会给孩子们讲起那个穿红袄的狐仙姑娘,说她或许还在某个山坳里,看着他们过着好日子呢。

如今太行山下的胡璃集依旧繁华,只是谁也说不清,那青砖广场究竟是狐仙施法变的,还是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起来的。或许,两者本就分不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