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狐影守百年风雨亭
村口那座青瓦木柱的凉亭,已经在老槐树下站了一百二十年。亭梁上的“清风亭”三个字被风雨磨得模糊,可每当月亮爬上山头,村里人总说能看见一抹白影坐在亭角——那是守护凉亭百年的狐仙阿月。
光绪年间,凉亭刚落成时,阿月还是只拖着蓬松尾巴的小狐狸。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猎户老张在亭子里发现了冻得奄奄一息的她,解开棉袄把她揣在怀里暖着,又掰了半块干粮喂她。“以后这亭子就是你的家了。”老张摸着她的头说。可开春后老张进山打猎,再也没回来。阿月就在亭子里住了下来,看着春燕衔泥,秋叶飘零,看着村里的娃娃长大又老去。
民国二十三年发山洪,浑浊的黄水漫过石桥,直扑村口。村民们抱着柱梁哭喊,眼看凉亭的木柱就要被冲垮。这时雨幕里突然窜出一道白影,阿月不知从哪里衔来无数青藤,像条银链缠紧亭柱。洪水退去后,人们发现凉亭安然无恙,柱上却多了几道深深的爪痕,亭角还沾着几根雪白的狐毛。
最邪乎的是十年前那个秋夜。几个外乡贼惦记亭子里那对雕着龙凤的石墩,半夜扛着撬棍摸过来。刚碰到石墩,就听亭顶传来一声尖啸,一道白光闪过,贼们惨叫着滚下台阶,第二天就发了疯,见人就喊“狐狸眼睛会喷火”。从那以后,再没人敢打凉亭的主意。
如今的阿月还是老样子,总在月圆之夜坐在亭角梳理毛发。孩子们不怕她,常捧着桂花糕到亭子里等她,说要听她讲老张的故事。阿月从不现身,只是第二天清晨,桂花糕会消失无踪,亭柱上会多几朵带着露水的野蔷薇——那是山那边才有的花。
去年冬天,村里想把凉亭翻修成水泥的,图纸刚画好,当夜亭顶就落满了死麻雀,吓得瓦匠不敢动工。老支书望着亭角的白影叹口气:“由她去吧,这凉亭有灵性了。”

晨雾漫过石桥时,阿月会化作白狐,在亭柱间绕三圈,然后消失在山林里。阳光穿过槐树叶洒在亭子里,照见石桌上不知谁摆的半块干粮——和百年前老张喂她的那块,一模一样。
admin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