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江狐仙:桅樯上的信义》
清末民初,宁波港有个叫王茂才的绸缎商,为人精明却不守本分。那年他要去南洋贩香料,船队行至舟山群岛时,忽遇百年不遇的风暴,七艘商船竟被巨浪打翻了六艘。王茂才抱着块船板在海上漂流三日,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座荒岛上。
岛上古木参天,他饿得眼冒金星,忽见林间有只通体雪白的狐狸正望着他,口中还叼着枚野果。王茂才磕头求饶,白狐竟口吐人言:"我乃此山狐仙,念你阳寿未尽,可助你东山再起。"它让王茂才取三根船板刻成令牌,日后行船时若遇风浪,将令牌抛入水中便可化险为夷,但条件是赚得利润需分三成用于修缮岛上的狐仙祠。
王茂才满口应承,白狐用尾巴在他掌心扫过,留下三道朱砂印记。回到宁波后,他依言刻了令牌。次年商船再赴南洋,果然在龙三角遭遇漩涡,王茂才慌忙将令牌掷入海中,海面霎时风平浪静,连同行的商船都跟着沾了光。这趟贸易他赚得盆满钵满,可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却把对狐仙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
第三年出航前,妻子劝他遵守诺言,王茂才却嗤笑道:"不过是只野狐狸,怎能真要走我的血汗钱?"他偷偷用桃木仿刻了令牌,原品则锁进了樟木箱。船队行至老地方,果然又起风暴,他将假令牌扔出去,巨浪却越发汹涌。桅杆上突然传来尖啸,那只白狐竟立在船帆顶端,白毛在狂风中翻飞如雪。
"凡夫俗子,竟敢欺瞒仙家!"狐仙眼中射出红光,海面骤然裂开巨大的漩涡。王茂才这才想起掌心的朱砂印记早已褪去,他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可翻腾的海水已漫过船舷。船员们哭嚎着被卷入浪中,王茂才在沉入海底前,看见白狐化作一道白光射向天际,而他那箱真令牌,此刻正在宁波老宅的樟木箱里泛着幽光。
后来宁波港流传着一首歌谣:"桅樯高,海浪滔,失信商人魂魄飘。白狐尾,朱砂印,莫将承诺当稻草。"据说每逢月圆之夜,若有商船在舟山海域不守规矩,甲板上便会出现三道抓痕,那是狐仙在警示世人:世间信义,比黄金更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