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的清平县城,住着一位姓刘的知府,为人清正廉明,断案如神,深受百姓爱戴。
一日,知府大人正在府中处理公务,忽听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差役来报,说有婆媳二人在大堂外争吵不休,引得众多百姓围观。知府大人放下手中公务,来到大堂。
只见婆媳二人,一个哭哭啼啼,一个怒气冲冲。婆婆指着媳妇骂道:“你这不孝之人,过门后就没让我省心过!”媳妇也不甘示弱:“我哪里不孝了?倒是你百般刁难!”
知府大人一拍惊堂木,问道:“究竟所为何事,闹到这大堂之上?”婆婆抢先说道:“大人,我儿子常年在外经商,家中全靠我操持。这媳妇却好吃懒做,整日只知打扮,家务一概不管。今日我让她煮碗鱼汤,她竟煮得半生不熟,难以下咽。如此忤逆,实在该罚!”
媳妇委屈地辩解道:“大人,并非我不愿做事。只是今日身子不适,头晕目眩,才没能煮好鱼汤。我平日里也尽心尽力操持家务,婆婆却总是挑我毛病,鸡蛋里挑骨头。”
知府大人听了,沉思片刻,说道:“婆媳之间,本该相互体谅,家和万事兴。今日这鱼汤之事,双方都有不是。这样吧,媳妇你且去厨房重新煮一碗鱼汤来,要煮得恰到好处。婆婆你就在此等候,尝尝媳妇的手艺是否进步。”
婆媳二人虽不情愿,但也不敢违抗知府大人的命令。不一会儿,媳妇煮好了鱼汤端了上来。知府大人亲自尝了一口,点头称赞道:“这鱼汤鲜美可口,煮得甚好。婆婆,你尝尝。”婆婆尝了尝,脸色缓和了许多,说道:“嗯,这次确实煮得不错。”
知府大人趁机说道:“你看,媳妇并非不会做事,只是今日身体欠佳。婆媳之间要多些关爱,少些指责。媳妇,以后要多关心婆婆,婆婆呢,也别对媳妇太过苛刻。大家相互扶持,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婆媳二人听了,都低下头,红着脸向对方道歉。一场婆媳纠纷,就这样在知府大人的调解下圆满解决。从此,这婆媳二人相处和睦,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