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

凌晨两点十七分,儿科手术室的长明灯在雨幕中摇晃成一团冷白的光晕。张敏的橡胶鞋底碾过消毒水浸透的地砖,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里,她听见自己颈间的银哨子发出细微的震颤。这是她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第十七个夜班,每个整点巡视的习惯早已刻进骨血,如同此刻窗外暴雨敲击玻璃的节奏般精准。

"3号手术间呼吸机参数异常。"对讲机里突然爆出的电流声让她指尖一紧。推开门时,年轻的麻醉师陈阳正俯身调整设备,白大褂后背洇出深色的汗渍。三岁的先心病患儿躺在手术台上,粉色的小手无意识地攥着床单,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的数字正像漏了气的气球般缓缓往下坠。

"潮气量骤降,气道压力升高..."陈阳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已经检查过管路连接,可能是机器内部故障。"张敏的目光扫过呼吸机面板,报警灯红光闪烁如同一记重锤。她伸手按住患儿裸露的脚踝,皮肤下的动脉跳动得像受惊的麻雀,这让她想起自己女儿小时候发烧时滚烫的耳垂。

"换备用机。"她的声音比想象中沉稳,右手已经熟练地解开旧呼吸机的管路卡扣。突然,指腹触到一段异常的褶皱——不是硅胶管应有的光滑弧度。借着手术灯的冷光,她看见螺纹管近患者端赫然卡着一截淡蓝色的塑料片,边缘还沾着半片卡通贴纸,是常见的儿童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夹。

随机图片

"谁接的管路?"银哨子从颈间滑落,在胸骨前晃出细碎的响声。陈阳猛地抬头,睫毛上还凝着汗珠:"术前是我...可能刚才太急..."张敏没再说话,迅速更换好备用呼吸机,看着血氧数值像被重新吹起的泡泡般慢慢浮回安全区。患儿皱着的小脸逐渐舒展,掌心的汗渍在床单上洇出淡淡的印子。

雨势在黎明前减弱成淅淅沥沥的低语。张敏倚着护士站的柜子,看着陈阳在值班日志上写下设备故障的经过,钢笔尖在"人为失误"四个字上洇开小团墨迹。年轻医生的后颈泛起潮红,像极了当年她第一次被带教老师当众指出配错药时的模样。

"当年我带的第一个实习生,把肾上腺素当成生理盐水推进去。"她忽然开口,从口袋里摸出薄荷糖递给对方,"那孩子最后救回来了,但我至今记得监护仪上那条几乎拉平的直线。"陈阳捏碎糖纸的声音很轻,喉结滚动着咽下薄荷的辛辣:"张老师,我..."

"明天去设备科做压力测试,每个季度的管路检查不能走过场。"她打断他的话,目光落在走廊尽头的玻璃上,晨光正一点点爬上"禁止喧哗"的警示牌,"儿科的机器从来不是死物,你听见它们报警的声音了吗?那是孩子们在用另一种方式说话。"

换班的同事抱着病历夹走来时,张敏解下白大褂,看见口袋里露出半截淡蓝色塑料片。她轻轻把它折好放进抽屉深处,那里躺着无数个夜班攒下的小物件:患儿掉落的乳牙、家长塞来的润喉糖、还有不知谁遗落的卡通贴纸——此刻正安静地贴着抽屉内侧,在晨光中泛着温柔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