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三十秒
消毒水的气味像一根细针,扎进林小夏的鼻腔。她盯着手术台上那截露出白骨的小腿,指腹在手术衣上蹭出细密的汗。今天是她规培的第47天,第一次上骨科手术台,主刀的张主任正在用骨锯切割患者腓骨的碎骨片。
"小夏,递生理盐水。"张主任的声音透过口罩闷闷的,林小夏慌忙转身,不锈钢托盘在器械台上磕出声响。无影灯将所有人的影子压缩成扁平的灰影,她看见主任手背上凸起的血管,像老树上盘错的根须。
骨锯的嗡鸣突然变调,像老旧钟表卡住齿轮的声响。林小夏听见"咔嗒"一声,锯齿状的金属碎片从骨锯前端崩出,在无影灯下划出半道银弧,掉在绿色手术单上发出细微的轻响。
"停。"张主任的手瞬间悬在半空,腕骨凸起的弧度让林小夏想起老家屋檐下挂着的腊肉。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突然变得异常清晰,她看见麻醉师抬头时,护目镜上凝着的水珠滑进衣领。
"镊子。"张主任的声音稳得像块石头,林小夏递器械的手却在发抖。断裂的锯片卡在腓骨断裂面的缝隙里,锯齿边缘还沾着淡粉色的组织液。她数着墙上时钟的秒针,每走一格都像有人用钝刀在割她的神经。
"2015年,我在华西进修时..."张主任突然开口,镊子夹着锯片的手却没停,"有个老主任教过我,遇到器械故障时,先想患者,再想自己。"他侧头示意护士递来放大镜,镜片反光遮住了眼睛,"那年他处理断针用了十七分钟,后来那台手术成了教材案例。"
林小夏看见主任指尖在放大镜下微动,像在拨弄一根琴弦。患者的血压在监护仪上跳成浅绿的波浪,她想起早交班时,器械护士说这台骨锯昨天刚做过检修。消毒巾边缘露出患者脚踝的纹身,是朵半谢的玫瑰,颜色淡得像被水洗过。
"找到了。"张主任轻声说,镊子尖夹着米粒大的金属碎屑转了个角度,在灯光下泛着冷光,"通知器械科,把2号手术间的骨锯全部送检。"他抬头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小夏,记录手术时间,从锯片断裂到清除碎屑,一共三十秒。"
缝合伤口时,林小夏注意到主任的持针器夹着缝线,动作比开始时慢了些。巡回护士在登记本上沙沙记录,窗外的梧桐叶影掠过手术室的玻璃,像谁在轻轻晃动手指。

术后清点器械时,张主任突然问:"知道最危险的是什么吗?"他摘下手套,指节因用力泛着青白,"不是器械故障,是习以为常的侥幸。"走廊传来推床的轱辘声,他解下手术衣扔进污衣袋,白大褂下摆扫过林小夏的手背,"去告诉器械科,以后每周检修时,我要亲自看检测报告。"
林小夏跟着走出手术室,暮色已经漫上走廊的窗。她摸出口袋里的规培手册,在今天的记录后加了句话:"当金属碰撞声响起时,时间会变成有重量的东西,压在每个医者的掌心。"远处护士站的电话铃突然响起,她抬头看见张主任的背影消失在消防通道的门后,白大褂的领口微微扬起,像一面正在晾干的白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