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整理旧东西,翻出一本卷边的画本,里面夹着一张皱巴巴的奖状——是我初中转学时拿的区里绘画比赛三等奖。指尖碰到画本上的铅笔印,突然想起那个夏天,那些像针一样扎人的话,至今还能听见回声。

初二那年我从老家转去市里的中学,因为喜欢画画,美术课上被老师夸了两句“有灵气”。本来挺开心的,可后座的大强突然拍我肩膀:“哟,娘娘腔还会画画?装什么装?”

那之后他就没停过。我穿洗得发白的校服,他说“穷鬼穿抹布”;我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他学我“蚊子叫”;我画本放在桌洞里,他趁我不在拿出来给全班传,指着我画的星空说“这是屎堆里的星星吧?”那些话像碎玻璃,每天都往我身上扔。

 《不堪入耳的言语伤害的故事》

慢慢的,我不敢再带画本去学校,美术课上也不敢举手,甚至看见画笔就心慌。晚上躲在被子里哭,妈妈问我怎么了,我咬着牙说“没事”——怕她去找老师,又怕大强他们更过分。有一次大强抢了我的奖状,当着我的面撕成碎片,扔在地上踩:“这种垃圾也配拿奖?”我蹲下来捡碎片,眼泪砸在纸上,周围有人笑,有人低头假装没看见,那种感觉,比挨打还疼。

后来我转去了另一个学校,可那些不堪入耳的言语伤害,却像刻在心里的疤。直到高中,我才敢重新拿起画笔,可还是不敢在别人面前画。现在偶尔想起,还是会鼻子酸——原来恶语伤人六月寒,真的不是说说而已。那些说出口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却能把人浇得浑身发冷,好久都暖不过来。

前几天刷到新闻,说有学生因为被骂“胖子”“丑八怪”患上抑郁症,突然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候我总觉得,只要忍忍就过去了,可那些话像种子,在心里慢慢发了芽。原来言语不是轻飘飘的字,是能扎进人骨头里的刺,拔出来还留着血。

 《不堪入耳的言语伤害的故事》(1)

现在我偶尔会给老家的小孩画画,告诉他们:“别随便说别人不好,一句话可能会让别人难过很久。”我希望他们能懂,有些话,真的不能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