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收拾老房子,我从祖母留下的檀木箱子最底下翻出一本硬皮笔记。纸页泛黄发脆,散发着一股霉味和陈旧墨水的混合气息。祖母生前是位民俗学研究者,总爱记录些乡野奇闻。我本以为是些寻常传说,直到翻到其中一页,看到用红笔重重写下的一句话:“槐村,‘影子的代价’,切记,莫信,莫问,莫深究。”

好奇心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我记得祖母晚年偶尔会陷入恍惚,喃喃说着“影子太重”之类的话。我决定循着笔记里模糊的线索,去寻访那个位于深山、名为“槐村”的地方。

几经周折,我才找到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落。村子被巨大的古槐树环绕,气氛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村民们似乎极其避讳外人,眼神躲闪,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惊恐。几番试探,一位失去孙子的老婆婆,在夕阳完全沉入山脊的那一刻,流着泪向我吐露了碎片般的真相。

 《不寒而栗的恐怖真相故事》

她说,槐村世代信奉一位“守护灵”,它以庇护村落风调雨顺为交换,要求村民每隔一代,献上一个孩子的“影子”。被选中的孩子不会死,会正常长大、婚嫁、老去。但从此以后,他们不再拥有真正的影子,也因此失去了某种“存在”的实质。他们变得沉默、空洞,仿佛只是活着的躯壳,情感和记忆会逐渐流失,最终连最亲的人也会将其遗忘。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是,这位“守护灵”并非山神或精怪,而是村落最初的创建者们共同犯下的一个巨大罪孽所凝聚的集体意识。笔记里隐晦地提到一场古老的血祭。所谓的献祭,不过是罪恶一代代延续的借口,用新的“遗忘”去掩盖旧的“记忆”,用无辜孩子的“存在”去喂养一个永不满足的、由祖先罪孽化成的怪物。

 《不寒而栗的恐怖真相故事》(1)

老婆婆的孙子就是上一代的祭品。她说孩子如今虽已成年,就在村里走着,却没人再认得他,包括他自己的母亲。他像一道苍白的幽灵,住在自己家里,吃着饭,睡着觉,却仿佛从未存在过。“你看那边,”她颤抖地指向远处一个正在扫地的年轻男人,“那就是我孙子,可他……他已经不记得我了,我也快……快记不清他的样子了。”

我顺着望去,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但我瞬间惊出一身冷汗——那地上清晰的影子,形态扭曲,根本不像人形,倒像是一棵张牙舞爪的老槐树!他似乎察觉到我的目光,缓缓转过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双眼睛空洞得如同深不见底的古井。

我吓得魂飞魄散,连夜跌跌撞撞逃出了槐村。回来后,我大病一场,几乎以为那只是一场噩梦。直到我翻开祖母的笔记,发现那一页关于槐村的记录,连同那句警告,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片空白。

而最让我恐惧的是,从此以后,无论在多么强烈的阳光下,我都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