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老张喝茶,听他讲了个真事儿,把我给听愣了。

老张他们部门去年调来个小伙子,叫小李,985毕业的,聪明肯干,就是性子急,总想着快速出成绩。部门里有个老项目,因为流程繁琐一直推不动,大家都绕着走,偏偏小李主动请缨,说能“注入活力,提速增效”。

老张是部门老人,一看这情况,本着“帮扶新人快速成长”和“给予新人积极支持”的初衷,没少给小李“添柴加火”。他调动自己的人脉,帮小李绕过好几个常规审批;还私下教他一些“走捷径”的门道,美其名曰“打破常规思维”。

 《把薪助火的错误助力的故事》

结果呢?这火是烧起来了,但完全失控了。

小李借着这股“助力”,动作完全变了形。他为了追求速度,忽略了好几个关键的风险评估环节,跟协作部门的沟通也极其强硬,嘴上总是挂着“某某领导特批的”。大家看老张的面子,一时都忍着。

老张那会儿还觉得这是“有魄力”,是“优化团队协作流程”的阵痛,甚至还在会上表扬小李“敢于突破瓶颈”。

直到上个月,项目出了个大纰漏,客户直接投诉到高层。一查,根源全在小李那些被“助力”出来的违规操作上。公司损失了一个重要客户,信誉也受了影响。

 《把薪助火的错误助力的故事》(1)

处理结果昨天下来了:小李被严厉警告,调离岗位。而老张,也因为“不当助力及监管失职”,被通报批评,年度评优和晋升全泡汤了。

茶端到嘴边,老张半天没喝,叹了口气:“我哪是帮他啊?我那是看他想点火,不但没提醒他小心火烛,反而给他猛浇了一桶油。这哪是有效的团队支持?这分明是‘好心办坏事’的助推,是典型的把薪助火,把他和那项目一块儿给烧没了。”

他最后那句话,我印象特别深:“真正的助力新人成长,是给他正确的方向指引和风险提醒,是教他走正步,而不是和他一起踩着雷区狂奔。毫无原则的业务帮扶与资源倾斜,那不是支持,是捧杀。”

这故事,想想还真有点后怕。我们是不是也常在做这种“把薪助火”的事,还自以为是在热心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