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觉得,山河是有记忆的。那些层叠的峰峦、蜿蜒的河道,不止是地质的偶然,更像是时间的书页,一页一页,写满了故事。这次我走的,是那被唤作“百二山河”的一段路——这名字听起来就有一股苍茫之气,仿佛一百二十里路,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脉搏上。
从老镇入口出发,石板路还带着晨露的湿气。向导老陈是本地人,六十多岁,讲话带着浓重的乡音,手指一点就是一段典故。“瞧见没,这山叫‘守关岭’,老早以前是兵家要塞,传说里以一百二十人挡过千军呢!”他笑着说,“百二山河的由来啊,有人说是这一百二十个壮士,也有人说是这一百二十里险峻山河。谁知道呢?故事传久了,山和水都成了英雄。”
我跟着他往前走,一路林木葱郁,鸟声清亮。不时能看到残存的石砌关隘,斑驳的样子像是被岁月啃过几口。但即便如此,依然能想象当年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场面。这大概就是“历史古迹探秘”的魅力吧——你不只是来看风景,你是来触摸时光的。
中午在半山腰的平地休息,老陈从布包里掏出两张烙饼递给我:“吃点,咱们这‘山河壮丽徒步路线’上可没便利店。”我们啃着饼,他看着远处的山谷,忽然感慨:“我小时候常跟我爹走这条路,他说这每一寸土都滚过热血、淌过汗水。现在走的人多了,拍照的、画画的、带孩子来的……挺好,总得有人记得。”
下午的路更为崎岖,但景色也越来越开阔。站在一处视野极好的观景台上,能看到群山如浪、河道如带,云影在山脊上快速流动,真有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了几张,发给了朋友,附了一句:“百二山河风景摄影打卡地,名不虚传。”
路上偶尔会遇到其他徒步者。一对年轻情侣请我帮他们合影,女孩兴奋地说:“我们明年要结婚啦,想把这‘国内著名山河徒步旅行’的足迹,做成相册留念。”我笑着按下快门,心里莫名暖了一下。山河依旧,但故事永远在更新。
日落前,我们登上了最高处。老陈喘着气却一脸自豪,指着眼前绵延无际的峰峦与夕阳:“这景,我看了几十年,从来没腻过。”我站在他旁边,风声从耳边呼啸而过,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回响、如今游人的笑语。这一切,都在这片山河里静静交融。
或许所谓“壮丽篇章”,从来不只是山的雄浑、河的奔流,更是人行走其中、生生不息的故事。如果你哪天也来这里走走,或许会明白——每一段路,都是历史的延伸;每一个脚印,都是对这片土地最真诚的回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