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别人说他“不负责”。

他是我们小区业委会的主任,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当初没人愿意干,几个老伙计撺掇他,说他威望高,他推脱不过,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里,处理过楼上漏水楼下骂街,调解过广场舞大妈和高考生的“音波战争”,最棘手的,还是小区那部上了年纪的老电梯,隔三差五就闹脾气,把人关里面是常有事。

每次出事,业主群里就炸了锅。“业委会干什么吃的?”“拿钱不办事!”“必须换电梯,这责任谁负得起?”一句句质疑,像冰冷的石子,全砸在老杨一个人身上。老伴儿心疼他,劝他别干了,图啥呢?六十多岁的人,天天受这气。

 《百喙难辞的责任担当的故事》

老杨只是闷头抽着烟,半晌,瓮声瓮气地说:“事儿总得有人管,这担子我扛了,就得扛到底。”

他知道,换电梯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巨额的维修基金,复杂的申请流程,高低不一的业主意见,像一团乱麻。那段时间,他天天跑街道、房管局,电话打到发烫,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全是号码和条款。晚上就在单元楼里一层层爬楼,挨家挨户做工作,解释、劝说,嗓子都说哑了。

有人当面给他吃闭门羹,有人直接在楼道里呛声:“老杨,你是不是想吃回扣啊?这么上心?”这话像一根针,扎得他心口疼。他张了张嘴,想辩解,却发现百喙难辞。所有想说的话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转身继续敲下一家的门。

他儿子从外地打来电话,气不过:“爸,您这就是责任担当过头了!何必呢?”

老杨握着电话,看着窗外暮色四合,缓缓道:“小子,责任不是担给谁看的。是担给自己心里那杆秤的。这事儿我看见了,管了,就得把它管到底,不然我睡不着。”

最难的那户,是顶楼的刘老师,经济不宽裕,对分摊费用有疑虑。老杨前前后后上门了七次,不是吃闭门羹就是被软钉子顶回来。第八次去时,他带着精心核算的每一笔账目明细和厂家对比方案,没催没逼,只是平和地把材料放在桌上:“刘老师,您再看看,不着急。有啥不明白的,我随时都在。”

 《百喙难辞的责任担当的故事》(1)

刘老师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和诚恳的眼神,忽然就有些动容。那天下午,老杨没谈缴费,反而和刘老师聊了许久家常。临走时,刘老师送他到门口,忽然说:“老杨,谢谢你。不是为了电梯,是为了你这份心。钱……我明天就去交。”

电梯更换工程启动那天,阳光很好。业主们聚在楼下,脸上都有了笑模样。没人再提之前的抱怨,反而有人拍着老杨的肩膀说:“老杨头,辛苦了!”

他只是笑笑,摆摆手,站到人群后面。新电梯面板光洁如镜,映出他微驼的身影和一片欢声笑语。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疲惫,仿佛都找到了归宿。

所谓百喙难辞,并非无法辩解,而是选择了不辩解。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无声地扛在肩上,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它走成一条让大家都安心的路。这,大概就是一个普通人最坚实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