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翻旧书,偶然抖落出一张泛黄的纸片,上面是爷爷多年前写下的一行字:“真正的聪慧,不在争辩,而在化解。” 这让我想起他常挂在嘴边的,关于我们村那位百伶百俐的姑娘——小雅的故事。
我们村夹在两山之间,地势崎岖,吃水不易。村东头的老井是唯一的源泉,但每到旱季,井水便只够零星几户人家日用。为争水,邻里间没少红过脸,吵吵嚷嚷成了家常便饭。
那年大旱,井底都快见了天。一大早,李婶和张伯就为谁先汲水吵得不可开交。李婶说家里娃娃要喝水,张伯道灶上没水做不成饭,两人堵在井口,谁也不让,眼看就要动手。
正闹得沸反盈天,小雅挎着菜篮子经过。她不过十六七岁,却是村里出了名的百伶百俐,心眼活泛。她没像旁人那样急着劝架,反而走近井边,探头瞧了瞧,忽然哎呀一声:“两位长辈快别争了,这井水好像不太对劲!”
这一声,把李婶和张伯都喊愣了,齐齐凑过来问:“咋了?”
小雅蹙着眉,指着井水说:“您们瞧,这水是不是比昨日更浑了?还泛着点儿说不清的味儿。我方才想起,前几日看见一只野猫在井台边扑腾,别是掉进去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吧?这水要是吃坏了肚子,可不得了。”
她这么一说,李婶和张伯顿时忘了争执,都担忧起水质来。张伯嘀咕:“怪不得我昨天烧的水有股怪味。”李婶也附和:“是啊,我说娃娃怎么老闹肚子。”
小雅见火候到了,便顺势拿出篮子里两个空水囊,笑道:“巧了,我今早要去后山给我爹送饭,他看林子那口泉眼,水清甜着呢。您二位要是放心,我把水囊灌满了捎回来,先应应急?这井水,得赶紧找村长来看看才行。”
一场干戈,就这么化于无形。李婶和张伯不但没了火气,反而互相谦让起来:“先给李婶家娃娃吧。”“不不,张伯家等着做饭呢。”
后来大家才知道,那井水压根没事,野猫更是子虚乌有。但没人怪小雅撒谎,反而都夸她心思玲珑。她用一个“莫须有”的共同担忧,转移了眼前针锋相对的矛盾,又给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她通过了生活的聪慧考验,没讲一句大道理,却让所有人都体面地下了台,还记住了邻里情分比一桶水重要。
爷爷总说,这才是真正的百伶百俐。聪慧不是卖弄机巧,而是用最温和的方式,解最难的结。就像那井水,看似深沉,映照的却是人心的透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