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翻县志,在泛黄纸页里瞥见一行字:“陈公讳守仁,生于嘉庆五年,殁于民国廿八年,享寿百又三十八岁。”我心头一震——这可是横跨三个世纪的活传奇啊!当下撂下茶碗就奔了档案馆,谁知这一追,竟挖出个让现代养生专家都瞠目的故事。

陈家坳的老人们至今传着个趣谈,说陈守仁八十大寿时,外乡人见他在溪涧追着偷酒喝的野猴跑,还当是哪家壮年汉子嬉闹。等真相大白,惊得那外乡人连退三步直念阿弥陀佛。其实这老寿星的玄机,就藏在后山那片野茶园里。

 《百龄眉寿的长寿传奇的故事》(1)

每日寅时三刻,陈公必披雾上山。不是练什么绝世神功,倒是拎着陶壶给茶树浇山泉,顺便和画眉鸟对几声口哨。巡完茶圃就坐在青石上,望着云海把自家炒的野茶慢慢呷。这“云雾芽尖茶”如今被养生圈捧作长寿秘方,其实当年就是山间野茶,被他拿柿叶煨火慢慢焙出香来。

 《百龄眉寿的长寿传奇的故事》

九十七岁那年他栽过跟头。采茶时踩滑石阶摔裂腿骨,郎中摇头说老人家怕难熬了。谁知他躺在竹榻上也不急,天天让孙辈读《山海经》解闷,自己还拿着药杵捣三七和接骨草。开春时竟拄着梨木棍又上山去了,惊得郎中连称“岐黄未解之奇”。

真正让乡邻叹服的,是民国十七年闹饥荒那阵。镇上饿殍遍野,百二十岁的陈公反倒开窖取粮,把囤了多年的山芋干、蕨根粉分给饥民。自己天天喝紫苏煮的薄粥,却红光满面地教妇孺辨能吃的野果。后来西医来考察,说他靠天然饮食激活了细胞再生力,老乡民听得云里雾里,只晓得老寿星用漫山草木养出了金刚身。

最传奇的是他临终那年清明,召集五世同堂的家族说了段话:“人啊就像山涧水,急吼吼奔海的总早干,慢慢渗着润万物的反成了泉。”说完笑着指指窗前那株伴他百年的老茶树,当晚就无疾而终。如今那树仍年年吐新芽,茶香漫山时,仿佛还能看见穿粗布衣的老人蹲着拾柴火。

去年重阳我访陈家坳,他玄孙捧出罐传家的野茶。沸水冲下去,茶雾氤氲成鹤形。忽然就懂了何为“百龄眉寿”——不是向天借岁数,而是把每缕时光都沏出滋味。长寿秘诀从来不在丹炉里,藏在日日不离的烟火中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