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村口老槐树上的钟就被人敲响了,一声接一声,闷重又急促,砸在李家坳每个人的心上。

李老栓从炕上坐起来,竖着耳朵听,心里咯噔一下。这钟,不是召集上工,就是出了天大的事。他趿拉着破布鞋往外跑,正撞上邻居张伯。张伯脸色灰败,嘴唇哆嗦着:“栓子……河堤……河堤要保不住了!”

村东头的黑河,昨夜暴雨后已成一片浑黄咆哮的汪洋,河水卷着泥沙和断枝,疯狂冲击着那道用沙袋和血肉垒起来的薄弱防线。水已经漫过堤岸,几处地方开始渗漏,浑浊的水流像毒蛇一样钻出来。全村男女老少都扑在了堤上,装沙袋,传沙袋,堵缺口。雨水、汗水和泥水糊住了每个人的脸。

 《百折不屈的抗争历程的故事》

李老栓的儿子铁根,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正扛着两个沉重的沙袋往最危险的缺口冲。他吼着号子,声音嘶哑,却像定心骨一样稳住了慌乱的人群。突然,脚下被洪水泡得松软的泥土猛地塌陷,铁根一个踉跄,连人带沙袋瞬间被卷入了汹涌的洪流!

“铁根!”李老栓只觉得眼前一黑,心口像被狠狠捅了一刀,嚎叫着要往下跳,被周围人死死抱住。

那浑黄的河水翻涌了几下,吞没了那个高大的身影,再无痕迹。

绝望像冰冷的河水,瞬间淹没了整个堤坝,也淹没了李老栓的心。哭声,喊声,与洪水的咆哮混在一起。完了,堤要破了,家要没了,儿子也没了。很多人手里的沙袋掉了,瘫坐在泥水里,失去了所有力气。

就在这时,村支书,一个平时总是笑呵呵的中年人,此刻浑身泥泞,眼睛血红。他看着崩溃的人群,看着那即将决口的大堤,猛地抢过铁根掉下的沙袋,用尽平生力气吼道:“哭什么!铁根是为了啥没的?!是为了保住咱们的后路!堤在,家就在!都给我起来!不能让铁根白死!不能让咱们的家白没!”

他的话像鞭子,抽在每个人心上。李老栓抹了一把脸,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他颤抖着站起来,走到支书身边,默默地扛起一个沙袋。一个,两个,十个……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没有号子,只有沉重的喘息和坚定的脚步。

沙袋重新开始传递,一层层加固,像一道不屈的墙。人的意志,竟然比洪水更顽强。天快黑时,雨渐渐小了,洪峰的势头终于过去。那道伤痕累累的堤坝,奇迹般地守住了。

洪水退去的那天,李老栓站在堤上,望着脚下那片被淤泥覆盖、但终究保住了的家园。他手里紧紧攥着铁根留下的一件旧褂子。他没有再哭,只是对着那片恢复平静的河水,嘶哑地说了一句:“根儿,爹没给你丢人,咱李家坳,没丢人。”

土地上,新一季的秧苗已经顶着泥浆,冒出了倔强的嫩绿。

 《百折不屈的抗争历程的故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