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路过城南旧街,正巧碰见张家的喜宴。大红的灯笼从街头挂到街尾,可奇怪的是,除了几个帮忙的邻居,几乎没什么宾客。喇叭唢呐吹得震天响,却在空荡荡的巷子里显得格外刺耳。

我正纳闷,被隔壁李婶一把拽到旁边。“别凑太近,”她压低声音,“这家人做事不讲究,闺女嫁的是个有老婆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李婶撇嘴摇头,说那男的是个做生意的,原配生病卧床三年,他等不及了,直接在城南又置办了个小家。张家父母不但不拦着,还到处炫耀女婿有钱。

 《败俗伤风的不良影响的故事》

“街坊们都要脸,谁肯来喝这杯喜酒?”李婶叹了口气,“作孽啊,那姑娘才二十二岁。”

正说着,新娘穿着大红嫁衣出来了。隔着人群,我看见她脸上厚厚的粉也盖不住青黑的眼圈。她机械地对着空椅子鞠躬,司仪喊“二拜高堂”时,她明显晃了一下。

那之后小半年,我都没再听说张家的消息。直到有天在菜市场,看见张家老两口在角落里摆摊卖菜。原来那“有钱女婿”根本是个骗子,所谓的生意全靠借贷撑场面,婚后两个月就被追债的找上门。现在人跑得无影无踪,留下张家姑娘大着肚子,还背了一身债。

张妈妈头发白了大半,低着头给人称菜,偶尔抬头,眼神都是躲闪的。有人说他们原本打算悄悄搬走,可是女儿快临盆了,经不起奔波。

最让人唏嘘的是,原来那男人的原配根本没有大病,只是年纪大了些,被他嫌弃。现在他跑了,原配反而撑起了那个家,靠着做手工养活自己和两个孩子。

昨晚我又路过城南,看见张家姑娘抱着孩子在门口发呆。孩子哭得厉害,她机械地晃着胳膊,眼睛望着黑漆漆的巷口。曾经挂满红灯笼的地方,现在只剩下几个褪色的钩子。

 《败俗伤风的不良影响的故事》(1)

老话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其实哪里需要等天来看。当一个人丢了底线,灾祸自己就会找上门来。伤了的风俗不会哭喊,但它会在寂静中让所有参与者付出代价——那些看似热闹的荒唐,最后都会变成洗不掉的污渍,渗进生活的每一道缝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