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那点事儿,说起来真叫人唏嘘。
我们这栋老楼,邻里邻居住了几十年,谁家锅底是黑是白都门儿清。偏就李奶奶家,最近闹得鸡飞狗跳。起因?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一挂晾在公共阳台上的腊肉。
那天是礼拜三,太阳好得不像话。三楼的张姨上去晒被子,一眼就瞅见老李家晾的那排腊肉,油光锃亮,馋人得很。她顺嘴就跟碰上的四楼赵家媳妇夸了一句:“瞧瞧,还是老李太太会收拾,这腊肉,看着就香!”
赵家媳妇当时没多说,点点头就下去了。可这话,不知怎么的,传到二楼王家老太太耳朵里时,就变了味儿。王老太太下午在楼道口遇上正要出门的李奶奶,瘪着嘴,似笑非笑地来了一句:“还是您家日子过得滋润,天天大鱼大肉,不像我们,清汤寡水的。”
李奶奶一头雾水,只觉得这话听着硌耳朵,心里不大舒服,回屋就跟儿媳小刘嘀咕:“王家那话啥意思?是嫌咱家吃肉馋着她了?还是说咱家日子过得太招摇?”
儿媳小刘是个炮仗脾气,一点就着。她心想,我家自己挣钱买的肉,碍着谁了?肯定是有人眼红,在背后嚼舌根!她越想越气,下午出门倒垃圾,正好遇见张姨。小刘没忍住,话里带刺地说了句:“张姨,听说您挺看好我家那几块腊肉?”
张姨一愣,脸上就挂不住了。她本是好意夸赞,怎么传到小刘这儿就变了味?她立刻想到,自己只跟赵家媳妇说过。好哇,肯定是她歪的嘴!张姨觉得自己一番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还无端端被冤枉,气得回家就跟老伴数落赵家媳妇的不是。
得,话又传开了。没过半天,整栋楼都知道:赵家媳妇挑拨离间,说李奶奶家奢侈浪费,引得邻里不和。
赵家媳妇平白背了口黑锅,委屈得直跳脚。她冲去找张姨对质,张姨又觉得自己没错,两人在楼道里就呛呛起来。一个说“我就是夸了一句,谁知道你乱传话”,一个嚷着“我根本没说后半句,你少诬赖人!”
声音越来越大,左邻右舍都探出头来看。李奶奶觉得自家成了全楼的笑话,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王家老太太也打开门缝偷偷瞧,嘴里还嘟囔:“看看,就说她家事多吧……”
眼瞅着一点闲话就要演变成一场大战,一直没说话的门卫老秦看不下去了。他端着个大茶缸子走过来,慢悠悠地插了一句:“都少说两句吧。张姐,你原话是咋夸腊肉的?赵家妹子,你又原模原样听到啥了?掰扯掰扯。”
两人一愣,当场对峙。张姨说:“我就说‘这腊肉看着真香’!”赵家媳妇一跺脚:“对啊!我就听的这个,我下去时碰见王奶奶,她问我张姨说啥,我就原话告诉她‘张姨夸李家腊肉香’!一个字没多,一个字没少!”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投向二楼那扇虚掩的房门。
真相大白了。根本没人搬弄是非,是王家老太太自己听了一句好话,愣是品出了别的滋味,又用自己的想法去点了火。
楼道里瞬间安静了。刚才还吵得面红耳赤的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只剩下尴尬和一丝荒唐。争了半天,吵了个啥呢?
那排腊肉还在阳台上挂着,油滴答滴答,落在下方谁家晾的白衬衫上,也没人再去计较了。
经此一事,楼里倒是安静了不少。大家说话更直接了,夸就大声夸,有意见也当面提。谁都知道,那闲话传来传去,最后烫伤的,准是自己个儿的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