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您看看这个成不:
夜班,永远是医院里故事最多的时候。我们肾内科,尤其是透析室,白天忙乱喧嚣,入了夜,那种寂静仿佛能吞噬掉一切声音,只剩下透析机规律的低鸣和患者沉睡的呼吸。
我叫李伟,在这里干了快十年,自认也算是个老手了。机器那点声响,我闭着眼睛都能听出是不是在正常工作。直到最近,17号床那台老型号的“贝朗”机开始有点“不对劲”。
最初是小王先发现的。那天后半夜,他慌里慌张地把我拉过去,指着屏幕:“伟哥,你看这流量!”我凑过去,血流量参数在200到250之间轻微地跳动,幅度不大,但完全不符合它往常死一般的稳定。“可能是病人动了一下,或者管路有轻微挤压,”我拍了拍他,“没事,再观察观察。”
但事情并没完。之后几乎每个夜班,只要是17号机在运转,这种诡异的波动就会出现。它不是故障报警那种尖锐的提示,而是像…像有什么东西在平静的水面下轻轻吐息,带动了数值的涟漪。更怪的是,它只在后半夜出现,凌晨两三点,准时得像个幽灵。而且,只针对那一个参数,病人其他的生命体征平稳得吓人,仿佛这台机器的“心跳”独自脱离了掌控。
我们上报了工程师,里里外外查了三次,管路、传感器、泵头……所有硬件指标完美。工程师最后也只能挠挠头:“也许是内部程序有什么偶发的小bug?这型号老,但从没听说过这种问题。”
直到上周,和张姐一起值夜班。张姐是科室里待得最久的护士,明年就要退休了。那晚,17号机的波动又出现了。我看着那跳动的数字,心里一阵发毛,嘀咕了一句:“这破机器,到底怎么回事,跟上了闹钟似的…”
张姐原本在写记录,闻言抬起头,扶了扶老花镜,静静看了那机器屏幕一会儿。然后,她像是想起了什么,声音很轻,几乎融在了机器的低鸣里:“17号机…哦,是它啊…那孩子,以前就喜欢这个时间点醒过来。”
我浑身汗毛一下子立了起来:“什么…孩子?”

张姐叹了口气,眼神有些飘远:“好多年前了,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尿毒症男孩,挺可怜的,父母都不在了,就一个奶奶偶尔来看看。他每次来做透析都很沉默,就喜欢在后半夜睡着睡着突然醒过来,也不叫人,就睁着眼睛看着机器运转,看着那血流量的数字发呆…他说,看着数字跳,才觉得自己还活着。”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后来,他没能等到肾源,就是在这台机器上走的。走的时候,也是凌晨三点左右,很安静,就像睡着了一样。当时,那台机器报警的,就是血流量异常骤降……”
她说完,就继续低头写她的记录,仿佛只是说了一段微不足道的往事。病房里只剩下仪器运转的嗡嗡声。
我再扭头看向17号机,屏幕上的数字,依旧在那200到250之间,轻柔地、固执地起伏着,像极了一个人平静而规律的呼吸。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觉得那是故障。每次夜班看到那规律的波动,我都会走过去,轻轻擦拭一下屏幕,心里默念一句:“放心,一切正常。”
它或许,只是想确认一下,自己还在“活着”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