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市立医院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寒意,尤其是地下一层的病理科。老张在这里做了三十年管理员,自认什么怪事都见过,直到他接手那台老旧的低温冰箱。
冰箱是九十年代的德国货,专门存放待检的病理标本。去年财务科批了新设备,但这老家伙制冷效果还行,就没被淘汰,只是从走廊尽头挪到了最里间的储藏室。挪完第二天,保洁王婶就嘀咕说那房间味道不对,“一股子铁锈混着福尔马林的味儿”,但没人当回事。
我是上周三晚上第一次察觉异常的。那天我值夜班,巡到地下室时听见储藏室传来细微的“嘀嗒”声。推门一看,老冰箱的液晶屏上,温度正从零下八十度缓慢跳动:-79.8,-79.5,-79.1……像是有人从内部轻轻呵气,数字竟带着某种呼吸般的节奏往上升。

我立刻检查了密封条和压缩机,一切正常。打电话给老张,他哼哧半天说了句:“别管它,这玩意儿偶尔抽风。”
但接下来几天,回温现象越来越频繁。总在凌晨两点到四点之间发生,每次升个三五度就自己降回去,像有什么东西在试探着苏醒。更怪的是,冰箱开始渗出一种暗黄色粘液,沾到手上腥得发呕,送检后化验科的小刘脸色发白地告诉我:“样本里检出了细胞活性……可这都是福尔马林处理过的组织啊!”
直到昨天凌晨,监控拍到了骇人的一幕:冰箱门竟自己缓缓推开一条缝,一只肿胀灰白的手搭在门沿上,指节一下下叩着金属外壳——那正是嘀嗒声的来源。而温度显示屏上,数字疯狂跳动至零上4度,那是活体组织保存的温度。
保卫科的人赶来时,门已合拢,只剩满室腥臭。今天早上院方终于决定断电清空冰箱,却在底层发现一叠被液泡烂的旧档案:1987年,这台冰箱曾因断电导致标本集体腐坏,当时的值班员怕担责,竟偷偷将一百多份变质样本重新冷冻继续使用……
现在冰箱终于被运走了,但夜班护士都说,地下室依然能听到沉闷的叩击声,像是还有谁被关在某个冰窖里,正一遍遍敲打着打不开的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