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机的潮气量异常
夜班总是格外漫长,尤其是ICU的夜班。凌晨三点,整个病区安静得只剩下仪器规律的滴答声。我正低头记录着7床的生命体征,突然听到2床的麻醉机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异响。
“又来了。”旁边的老护士张姐皱了皱眉,“小李,你去看看2床的麻醉机是不是又抽风了。”
我走到2床前,躺在那里的是个八十多岁的老爷子,肺癌术后,一直昏迷不醒。我检查了一遍麻醉机的参数,潮气量显示为550ml,比设定的500ml偏高。
“潮气量有点高,调一下就好了。”我说着,顺手校准了参数。
张姐走过来,压低声音:“这台机器最近老是莫名其妙地自己调整潮气量,维修部来查了好几次都说没问题。”
“可能是传感器老化了吧。”我不以为意。
凌晨四点,警报突然响起。我冲到2床前,发现潮气量竟然自动调到了800ml!这么高的潮气量对患者的肺部会造成严重损伤。我立即手动调整回500ml,但仪器上的数字跳动了几下,又自己跳回了800ml。
“见鬼了。”我嘟囔着,干脆拔掉电源重新启动。重启后,参数终于正常了。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老爷子床头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个年轻医生,穿着七八十年代的白大褂,胸前别着工作证,但名字已经模糊不清。
“这是谁?”我问张姐。
张姐瞥了一眼:“不知道,家属说是老爷子年轻时最好的朋友,也是个医生,非要放在这里。”
后半夜相安无事。但就在交接班前,潮气量又开始异常波动。我盯着仪器屏幕,突然发现每次数值跳动前,屏幕都会短暂地模糊一下,像是有什么东西从屏幕前掠过。
我决定留下来加班查个明白。白天,我翻看了老爷子的病历,发现他曾经是这家医院的外科主任。通过一位退休的老主任,我了解到一个故事:老爷子年轻时有个挚友,两人一起研发了一种新型麻醉技术。但在一次手术中,因为麻醉机故障,潮气量异常导致患者脑损伤。老爷子的挚友将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被迫离职,从此杳无音讯。
“那之后,老主任就变了个人。”老主任叹气道,“他一生都在研究麻醉机的安全系统。”
当晚我特意留在医院,等到深夜,果然潮气量又开始异常。但这次,当数值开始跳动时,我轻声对着空气说:“我知道您想帮他完成研究,但这样会害了他的。”
话音刚落,麻醉机的屏幕突然恢复正常,潮气量稳定在500ml。屏幕上短暂地显示出一行模糊的字:“谢谢,照顾好他。”然后消失不见。

后来,我在医院档案室找到了一份未发表的麻醉安全系统手稿,作者署名正是老爷子和他挚友的名字。我将手稿整理后发表,成为了业内重要的安全标准。
而那台麻醉机,再也没有出现过异常。只是每次经过2床时,我都能感觉到一丝安心的温暖,仿佛有个白衣天使,终于可以安心离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