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值班又碰上那台老血氨分析仪抽风了,真的邪门。

我是检验科的老手了,见过标本溶血、试剂污染,甚至停电机器重启,但从没遇见过这种情况。那台机器是有些年头了,但每年都校准,维护记录清清楚楚。夜里一点多,送来一批ICU的急查血氨。标本没问题,离心后血浆清亮亮的。上机,测定,结果出来我头皮都麻了——所有数值,无一例外,全部爆表,显示>500μmol/L。

这不可能。血氨超过200就极其危险,超过300病人大概率会昏迷,这五百多?整个ICU的病人都该不行了。我以为是机器故障,赶紧做质控、换新试剂、清洗比色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重来一遍。结果,纹丝不动。屏幕上还是那一排触目惊心的“>500”。

冷汗下来了。我打电话给ICU,接电话的是个声音疲惫的小护士。我问她3床和5床的病人情况怎么样,血氨这么高,有没有出现昏迷或者抽搐?她愣了一下,说:“啊?他们挺平稳的啊,刚才护士长查房还说指标都还行。”

我心里咯噔一下。不对劲。

定了定神,我摸出手机,打给了退休的老主任,他是这机器当年的引进人。半夜吵醒他,我也顾不上了。听我说完,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有半分钟,老主任才叹了口气,声音有点发飘:“你……你看看仪器的时间显示对不对?”

时间?我莫名其妙,凑到屏幕前一看,全身的汗毛瞬间立了起来。

分析仪内部系统的时间,赫然显示着:2003年7月17日。

随机图片

我声音都颤了:“日期……日期不对,显示是二十年前。”

老主任又沉默了,然后一字一句地说:“2003年7月16号晚上,咱们市……化工厂发生大泄漏,一批重度氨中毒的工人被送来抢救。那台机器,连夜做了上百个血氨,几乎个个都超过了极限值……忙到第二天下午,仪器记录的时间……就停在那天了。后来工程师来修,说是主板有个小bug,偶尔在特定条件下会跳回那个时间点,同时……会调出那批死亡病例的恐怖数据。”

我手心里全是冷汗,喉咙发干:“那……那数据……”

“嗯,”老主任的声音轻得像耳语,“你刚才看到的,不是现在ICU病人的指标。是二十年前,那些没救回来的工人的……”

我猛地回头,看向幽暗的仪器。指示灯幽幽地闪着绿光,仿佛连通着另一个时空。实验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那台冰冷的机器,在深夜里,无声地重复着那段早已被遗忘的死亡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