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的检验科在地下室走廊的尽头,白天走过那段长廊都觉得阴森,更别提深夜值班了。老旧的日光灯管滋滋作响,忽明忽暗,总让人后颈窝发凉。科里最让人发怵的,不是停尸房隔壁的传闻,而是角落里那台老掉牙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那台代号“GHOST”的机器。

我是小陈,在这里干了三年检验。那台老机器有些年头了,据说还是十几年前一位主任亲自采购的,后来他出了事,机器却一直留了下来。它时不时会出点小毛病,打印出来的报告单偶尔会带上一股若有似无的、甜腻中夹杂着铁锈的怪味。维修工程师来了几次,查不出所以然,最后只能归咎于“打印机加热辊老化”。

直到上周,诡异的事情开始接连发生。

先是住院部的张护士长。她年年体检,血糖水平比教科书还标准。可那天她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出来后,数值赫然标着15.8%!远超正常值两倍还多,这简直是糖尿病晚期的危值。她吓得脸色惨白,差点晕倒在窗口。我们主任亲自给她用新机器复查,结果完全正常。

我们都以为是老机器又一次抽风,重启了事。

没想到,第二天,心内科的刘医生也中了招。他的报告单上,数值栏印着“9.2%”,但就在数字后面,墨粉像是被什么沾湿又擦过,清晰地印着半个暗红色的指印,那颜色像极了干涸的血迹,还微微粘手。他拿着报告单来找我们,半开玩笑地问:“你们这机器不光测血糖,还兼职看手相啊?”我们都围过去看,那指印的纹路甚至都清晰可辨,一股凉气顺着我的脊椎爬了上来。

事情在第三天晚上达到了顶峰。

那晚我值夜班,偌大的检验科只有我一个人。凌晨两点多,“GHOST”突然自己启动了,发出一阵平时没有的、像是齿轮卡涩的呻吟声。它吐出了一张报告单。

随机图片

我走过去拿起报告单,上面的姓名栏赫然印着“林卫国”——正是当年采购这台机器后、因急性白血病去世的老主任的名字!而检测结果那一栏,不是数字,而是用墨粉断续打印出的三个歪歪扭扭的字:

“都 正 常”

纸页的右下角,还印着一个清晰的、暗红色的“指印”,但仔细看,那更像是一个用印泥盖下的、模糊的十字印章痕迹。

我吓得魂飞魄散,连退好几步,后背瞬间被冷汗打湿。机器屏幕的光在空无一人的实验室里幽幽地亮着,仿佛有一只无形的眼睛正透过它,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

第二天,我战战兢兢地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现任主任。他沉默地听了很久,脸色晦暗不明,最后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挥挥手说:“把那台机器封存了吧,别再用了。”

后来,我从一位快要退休的老护士那里听到一个被尘封的往事。老主任林卫国生前最挂念的就是他负责的糖尿病研究项目,他临终前曾反复对医生说:“我的血糖……我的数据……一定要正常……项目不能停……”

而那台老旧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是他当年最看重、亲自调试维护的设备。

机器被封在一个角落里,盖上了防尘布。但我有时晚上路过检验科,仿佛还能闻到那股甜腻中带着铁锈的、若有若无的气味。我再也没见过那张印着“都正常”的报告单,它从我手中不翼而飞。

或许,对于某些执念而言,冰冷的仪器也能成为一座跨越阴阳的桥梁。他们只是想确认一下,一切安好,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