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县医院有个流传了二十多年的怪谈,是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这事儿是我实习那年,科室里最不爱说话的老护士长亲口讲的,她姓秦,我们都叫她秦姨。

随机图片

九几年的时候,医院条件还很简陋。那年秋天,防疫站组织学生做结核菌素筛查,就是那个在左胳膊上打一针,隔几天看红肿反应的PPD试验。一批初中生打完针,第三天来回诊,大部分人都没事,或者只有一点点红晕。唯独有个叫张小凡的男孩,他的反应把当时的值班医生都吓住了。

他胳膊上的硬结不是普通的红肿,而是非常标准的一个……暗紫色圆圈,硬币大小,最诡异的是,圆圈正中心的皮肤微微凹陷下去,颜色惨白,像一只死死盯着你的独眼。

这完全超出了医学常识。当时的医生怀疑是严重感染甚至异物反应,但男孩说一点都不痛不痒。给他做了全身检查,肺部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结核病灶。这事还没理出头绪,怪事就接踵而至。

首先是回诊后的第二天,那天所有接触过这个男孩病例的医护人员,包括翻阅过他病历的档案管理员,都在自己左臂相同的位置,发现了一个淡红色的圆印子,不痛不痒,但怎么洗都洗不掉。像是某种标记。

紧接着,医院里开始出现一种若有似无的味道。秦姨说,那是一种极其微弱的、混合了陈旧纸张的霉味和一种难以形容的、冰冷的腥气。这味道总是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但闻到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打起寒颤。

恐怖的高潮发生在第三天夜里。那晚值班的是个年轻医生,姓刘。半夜他去查房,经过灯光昏暗的长廊时,隐约听到走廊尽头传来细微的摩擦声,像是有人穿着布鞋在慢慢走路。他握着手电照过去,光柱尽头的阴影里,站着一个极其瘦削的“人”。

秦姨说到这儿时,声音压得非常低。她说刘医生后来发誓,那东西的胳膊和腿细长得不成比例,像被拉长了的影子。它背对着光,看不清脸,但左臂袖子卷起着,手臂上那个紫黑色的“独眼”图案,在昏暗光线下异常清晰,仿佛在缓缓转动。

刘医生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跑回值班室。第二天就发了高烧,胡话里反复念叨“标记……它在找人……”

而那个叫张小凡的男孩,自此再也没出现过,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档案记录也离奇地缺失了关于他的几乎所有信息,只留下一张异常的结果记录单,上面还有一个模糊的、圆形的墨渍。

后来,那个暗紫色的“独眼”印记,在那些被标记的医护人员胳膊上,持续了整整一年才慢慢消退。那一年里,没人再见过那个诡异的“瘦长影子”,但医院里那股冰冷的霉味,却偶尔还会在深夜的走廊上突然浮现。

秦姨说完,默默卷起了自己左臂的护士服袖子。在她苍老的皮肤上,还能隐约看到一个极淡极淡的、圆形的白色痕迹。

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又默默地把袖子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