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消防控制室像个被遗忘的铁盒子,嵌在行政楼负一层。老张把保温杯往桌沿推了推,搪瓷杯壁上结着细密的水珠,和他眼下的黑眼圈一样,都是熬夜的证据。CRT屏幕泛着幽幽的绿光,上面的建筑平面图已经斑驳,西配楼的轮廓像道褪色的伤疤——那地方十年前就因为结构老化拆除了,连块砖都没剩下。

突然,“嘀——嘀——”,火警报警声刺破死寂!老张一个激灵,盯着屏幕:西配楼三层,307病房区域,烟感+温感双报警,红色的光点在废弃区域的位置疯狂闪烁,像只濒死的萤火虫。

“不可能!”老张揉了揉干涩的眼睛,伸手去按消音键,指尖在老旧的键盘上顿了顿——这区域的点位早该从系统里删除了。他调出历史记录,维保日志显示上周刚做过全系统清理,西配楼的点位明明已经标记为“废弃”。他抓起对讲机,喊保安队去西配楼旧址查看,自己则死死盯着屏幕,心脏跟着报警声一下下擂着肋骨。

十分钟后,对讲机里传来小孙的声音,带着点紧张:“张哥,西配楼那片现在是停车场,水泥地都长草了,哪来的307病房?我们绕了三圈,连烟味都没有!”

老张松了口气,却又觉得不对。他重新校准系统时间,检查线路,一切正常。可刚坐下,那红色的光点又亮了!这次更清晰,307病房的编号在屏幕上跳动,旁边的温感数值甚至升到了38度,像个恶作剧的玩笑。

随机图片

他想起老护士长李姨退休前说的话。二十年前,西配楼三层是儿科病区,307住过个叫小宇的男孩,白血病,却总爱缠着护士问消防警铃怎么响。有次走廊线路老化冒烟,是小宇最先发现,扯着嗓子喊“着火啦”,救了一屋的孩子。后来小宇康复出院,却在一年后的夏天,为了救落水的同学,永远留在了河里。

“难道是……”老张的后背泛起寒意。他锁上控制室的门,决定自己去看看。深夜的医院走廊像条沉默的巨蟒,应急灯的光线在地面投下昏黄的光斑。他走到西配楼旧址的位置,那里现在是空旷的停车场,月光把水泥地照得惨白。他蹲下来,摸着地面的裂缝,仿佛能感受到二十年前的砖墙温度。

回到控制室,屏幕上的报警消失了,温感数值也回落正常,像从未发生过。老张坐在椅子上,盯着西配楼的空白区域,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他在值班日志的“异常情况”栏里,犹豫了很久,最终写下:“西配楼废弃区域误报,原因待查。”

但他心里明白,有些报警,或许和电流无关,和执念有关。就像医院的每个角落,都藏着未说完的故事,在某个深夜,借着老旧的屏幕,轻轻敲醒沉睡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