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消毒供应中心的紫外线灯嗡嗡作响,小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准备整理今天最后一批灭菌器械的记录。当他拿起那个装着生物指示剂的培养管时,瞳孔猛地一缩——培养基里那片刺眼的红色,像一团烧起来的火,烫得他指尖发麻。
“阳性?不可能吧……”他喃喃自语,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这批器械里,有明天心胸外科王主任那台大血管置换术要用的瓣膜钳和阻断钳啊!
小李疯了似的翻出备用指示剂,重新做了一次培养,又核对了三遍灭菌参数记录。灭菌温度134℃,时间4分钟,压力205kPa……数值都对,可那抹红色却像烙印般刻在他眼里。他跌跌撞撞跑到办公室,撞开了护士长张姐的门。
张姐正在核对灭菌参数的电脑前,听到小李带着哭腔的汇报,猛地转过身,老花镜滑到鼻尖,眼神却锐利如刀:“拿给我看!”她戴上手套,小心翼翼接过培养管,灯光下,那抹红色确凿无疑。“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张姐的声音斩钉截铁,“通知所有涉及科室,这批器械全部召回!马上检查灭菌器运行日志,排查故障!”
手机铃声突兀响起,是心胸外科王医生的来电,声音带着焦急:“张护士长,明天的手术器械……”张姐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语气平稳:“王医生,情况特殊,我们正在紧急排查,器械安全第一,您放心,我们会最快时间解决。”挂了电话,张姐的眉头拧得更紧,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设备科的老杨带着工具包冲了进来,和张姐、小李围在灭菌器前。“参数记录显示,灭菌阶段的压力有两次微小波动,温度也低了0.5℃。”小李声音发颤,“我……我明明按照流程操作的……”张姐拍了拍他的肩:“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找问题!”老杨拆开灭菌器的传感器模块,万用表一测,果然,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异常。“这玩意老化了,信号传输延迟,导致灭菌时间没达标!”老杨擦了擦汗,“我马上换备件!”
新的传感器换上,灭菌器空载运行三次,参数全部正常。小李重新打包器械,张姐全程盯着,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检查。第二次培养的指示剂送出去后,所有人都在煎熬中等待。
第二天清晨,检验科的电话传来:“阴性!灭菌合格!”张姐和小李相视而笑,眼底却有泪光闪烁。王医生的手术如期进行,器械在显微镜下闪着洁净的光,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无声战役的胜利。
消毒供应中心的走廊里,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小李在灭菌器日志上郑重写下:“设备维护需更细致,生命安全无小事。”张姐看着他,语重心长:“每一个指示剂的颜色,都是患者的信任。我们的战场,就在这看不见的细菌防线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