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ICU,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焦虑。监护仪的滴答声像是被拉长的秒针,每一次跳动都揪着值班护士李薇的心。她刚给3床的患者调整好体位,眼角余光瞥见1床张大爷的有创血压监测管路——暗红的血液正沿着透明导管缓缓爬升,像条偷懒的小蛇,逆着生理盐水的流向往上“爬”。

李薇心里“咯噔”一下,脚下像生了风,几步冲到床边。张大爷是心梗术后第3天,有创动脉压监测是观察他循环状态的“眼睛”,管路回血不仅可能形成血栓,还会让监测数据失真。她迅速扫了一眼监护仪:有创压波形有些毛糙,数值也比半小时前低了2mmHg。

“呼叫医生!1床有创压管路回血!”李薇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却没慌神。她熟练地关掉传感器的冲洗阀,拿起旁边的压力袋——果然,压力显示只有250mmHg,比要求的300mmHg低了不少,生理盐水的流速早已变慢,这才给了血液“逆流”的机会。

值班医生王健几乎和李薇的呼叫同步出现,白大褂的衣角还带着夜风的凉。“压力袋压力不够,流速慢了。”李薇语速飞快,一边调整压力袋的充气阀,“管路看起来没打折,患者体位也没压到。”

王健凑近看了看管路,又盯着监护仪的波形:“先把压力袋打到300mmHg,然后用肝素盐水冲管,注意回抽的时候别太用力,看看有没有血栓。”他的声音沉稳,像颗定心丸。

李薇深吸一口气,指尖稳得很。她先将压力袋的压力调至标准值,生理盐水重新以均匀的速度流动起来,管路里的回血开始缓慢退回血管。但她没停,按照流程,她轻轻回抽注射器,见回血通畅,才用稀释的肝素盐水缓慢推注,确保管路里的每一处都被“冲刷”干净。

“张大爷,您别动哈,我们给您通一下管子,很快就好。”李薇的声音放得柔缓,像哄孩子似的。张大爷迷迷糊糊睁开眼,眉头刚皱了一下,又被她的安抚抚平了,心率也从105慢慢回落至98。

监护室外,张大爷的女儿正扒着探视窗,眼圈熬得通红。李薇处理完,特意走过去,隔着玻璃轻声说:“阿姨,管子里有点回血,我们已经弄好了,大爷现在很稳定,您回去歇会儿吧,有情况我们会及时通知您。”女人嘴唇嗫嚅着,最终只化作一声哽咽的“谢谢”。

王健又检查了一遍有创压波形,确认是漂亮的方波,数值也回到了正常范围,这才拍拍李薇的肩:“处理得及时,这种小意外最考验细心。术后患者的管路管理,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李薇点点头,额角沁出的细汗被她随手擦去。窗外的夜空墨色浓重,ICU的灯光却亮得像白昼。她再次核对张大爷的各项指标,看着管路里的生理盐水规律地流动,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带走了刚才那场虚惊。

这一夜,管路里的回血只是个小插曲,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医护人员的专业与担当。当晨光微熹时,李薇望着监护仪上平稳的波形,知道又一个生命在他们的守护下,迎来了新的黎明。

随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