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的白炽灯刺得人眼睛发紧,李大爷被推床送进来时,呼吸带着粗重的呼噜声,脸涨得通红。护士小张熟练地抽出采血针,对准他指尖一扎,挤出的血珠滴在血糖仪试纸上——三秒后,屏幕上跳出的不是数字,而是冰冷的“HI”字样。
“王主任!3床血糖HI!”小张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王主任快步走过来,白大褂的下摆带起一阵风,他扫了眼血糖仪,眉头立刻锁成结:“HI,血糖爆表了,超过33.3mmol/L了!快,先上生理盐水,胰岛素泵准备,再查血气和血酮!”
李大爷的儿子小李挤在急诊通道里,额头上的汗比病人还多,他抓住王主任的胳膊:“医生,我爸糖尿病好多年了,怎么突然就……HI是啥意思啊?”王主任一边指挥护士,一边安抚他:“HI说明血糖高到仪器测不出来了,得赶紧把糖压下去,不然会昏迷、休克,甚至……”后面的话没说,但小李的脸瞬间白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李大爷的指尖被扎了一次又一次,每回血糖仪都固执地显示“HI”。护士小张的手心也冒汗,她知道,持续的“HI”意味着血糖像脱缰的野马,随时可能引发高渗昏迷。王主任调整了胰岛素的剂量,又仔细检查李大爷的身体,发现他肺部有啰音:“感染诱发的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状态!”他斩钉截铁地下达医嘱,“加大抗生素力度,补液速度再提一档!”
李大爷躺在病床上,喉咙干得像要冒烟,想喝水却被护士拦住:“大爷,您现在不能喝,等血糖降下来就好了。”他烦躁地挥开手,眼神里全是恐慌:“我是不是快不行了……”旁边的小李握住他的手,声音发颤:“爸,医生说了能治好的,您别胡思乱想。”
护士长赵姐端着温水,用棉签沾湿李大爷的嘴唇,柔声说:“李大爷,您看咱们科去年那个张大叔,也是HI,现在每天还能遛鸟呢。您配合治疗,很快就能看到血糖数字啦。”李大爷的眼神松动了些,乖乖闭上嘴,任由棉签在唇上滑动,像个委屈的孩子。
时间在输液管的滴答声里流淌,医护们轮班守着,每小时测一次血糖,屏幕上的“HI”像一块巨石压在所有人心里。直到第三天清晨,当小张再次采血时,血糖仪的屏幕闪烁了几下,终于跳出一串数字:28.7mmol/L。虽然还高,但不再是“HI”了!小张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赶紧跑去汇报。王主任闻讯赶来,看着数值点点头:“有希望了,继续维持方案,监测不能停。”

小李趴在床边,盯着那个不再显示“HI”的血糖仪,眼圈红了。他知道,这串数字背后,是医护们熬红的眼、跑麻的腿,是父亲从鬼门关前退回来的希望。
一周后,李大爷的血糖稳定在7.8mmol/L左右,他能坐起来喝粥了。小李捧着那个见证过“HI”的血糖仪,对王主任和护士们深深鞠躬:“谢谢你们,把我爸从鬼门关拉回来了……”李大爷也笑着说:“以后我一定听医生的,再也不偷偷吃甜食了。”阳光透过病房窗户洒进来,照在血糖仪光滑的表面上,仿佛在无声地宣告:这场与“HI”的战役,终于打赢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