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挂号大厅已排起长队,老张攥着体检单,心里直发慌。上周单位体检,血脂那栏的箭头高高翘起,医生叮嘱他“赶紧来医院复查”。他四十出头,仗着身板壮实,顿顿红烧肉、油焖大虾没断过,夜宵摊的烤串配啤酒更是家常便饭。可最近,爬两层楼梯就喘,头晕得像罩了层纱。
抽血窗口前,护士小李扎针很熟练,可看着试管里的血液,她眉头皱成了疙瘩:“张师傅,您这血……怎么这么浑?像掺了牛奶似的!”老张凑过去,果然,原本暗红的血液此刻浑浊发白,像融化的奶油混在里面。小李摇摇头:“这样的血检验科没法测准血脂,得重新抽。但您得先回去清淡饮食三天,空腹12小时以上再来。”
拿着退回的试管,老张找到开单的王医生。王医生推了推眼镜,指着试管叹道:“这叫‘乳糜血’,您血液里的脂肪颗粒太多了,就像河里飘满油花。前一天吃太油、熬夜、喝酒,都会让血液变成这样。您是不是昨天又胡吃海塞了?”老张脸一红,承认前晚和朋友撸串,还喝了半打啤酒:“我以为体检前空腹就行,哪知道头天的饭也有讲究啊!”
回去的路上,老张越想越后怕。他想起上周体检前一天,媳妇炖了他最爱的东坡肉,他连吃两大碗,睡前还啃了个酱肘子。原来那些“口福”都藏在血液里,变成了害人的“脂肪炸弹”。晚上照镜子,肚子上的“游泳圈”硌得慌,他第一次觉得,那些油腻的饭菜像枷锁。

接下来三天,老张的餐桌彻底变了样。早餐是小米粥配青菜包,中午清炒时蔬加清蒸鱼,晚上就喝碗杂粮粥。他还跟着小区的大爷大妈去公园快走,绕着湖走了五圈,累得满头大汗,却觉得浑身通透。第四天清晨,他空腹来抽血,小李看到试管里鲜红透亮的血液,笑着说:“张师傅,这次血干净多了,肯定能测出准数!”
一周后,复查报告出来了,血脂各项指标都降到了正常范围。老张把报告揣在怀里,走出医院时,阳光正好。他摸了摸平坦了些的肚子,心想:以后可得管好嘴、迈开腿,这“乳糜血”的教训,够记一辈子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