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下寻石记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走廊泛着冷白的光,李芳攥着腹部蜷缩在候诊椅上。胆结石发作的剧痛像条绞索,从右腹蔓延到后背,她数着墙上时钟的滴答声,冷汗把毛衣都浸透了。

"47床李芳,先做腹部超声。"护士递来检查单时,注意到她巩膜隐约的黄色,"胆红素可能高了,得赶紧排除胆管结石。"这句话让李芳心里一紧,想起半年前体检报告里那句"肝内胆管可疑钙化灶",当时忙着照顾中考的女儿,竟拖到疼得站不起来才来医院。

超声科大夫皱着眉在她右上腹移动探头:"胆总管下段有强回声团,直径快两厘米了,得做胆道镜取石。"李芳盯着屏幕上那团模糊的阴影,像块卡在河道里的顽石,突然想起老家门口那条总被落叶堵塞的小溪。主治医生王主任拿着片子解释:"胆道镜就像给胆管装了盏灯,我们从十二指肠乳头进去,直接看到结石就能用网篮取出来。"他的声音沉稳,手指在片子上划出一条虚拟的路径,"不用开刀,睡一觉的功夫就解决。"

术前准备时,护士给她插胃管,橡胶管通过鼻腔时的异物感让她忍不住流泪。隔壁床的阿姨轻声安慰:"我上周刚做过,王主任手法可轻了,就跟做胃镜似的。"李芳攥着床单想起女儿临考前总说"妈妈别担心,我能行",此刻自己倒像个需要哄的孩子。麻醉师来核对信息,她忽然抓住对方的袖口:"大夫,要是看到石头,能不能拍个照片给我看看?"对方愣了愣,笑着点头:"好多患者都这么说,那石头啊,有的像琥珀,有的跟铜钱似的。"

随机图片

手术室的灯亮得刺眼,李芳躺在诊疗床上,看着护士调试胆道镜设备。那根细长的镜子前端闪着金属光泽,旁边摆放着不同型号的网篮和取石钳。王主任戴着无菌手套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现在开始注射麻药,等你数到十就睡着了。"她刚数到"五",意识就像被潮水淹没。

再睁眼时,嘴里还残留着淡淡苦味,护士正在给她擦脸。"手术很成功,取出来两颗胆固醇结石,你要不要看看?"王主任举着盛在器皿里的结石,两颗棕黄色的硬块表面凹凸不平,大的那颗确实像枚旧铜钱。"您看这胆管里的纹路,"他指着显示器上的术后影像,"现在通畅得像刚疏浚的水渠。"李芳盯着屏幕里淡绿色的胆管壁,突然想起春天给女儿洗校服时,看清水冲净墨渍的那种畅快。

住院的日子里,同病房的患者总围过来看她手机里的结石照片。有人说像老家的鹅卵石,有人说像腌渍的梅子。李芳发现自己不再害怕那些医疗仪器,甚至能跟护工大姐解释"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全称。临出院前,她把结石照片设成手机屏保,女儿放学来接她时惊呼:"妈,你这是把'胆结石'当桌面啊?"她笑着揉乱女儿的头发:"这叫警钟长鸣,以后再也不胡吃海喝了。"

复查那天,超声显示胆管里干干净净。走出医院时,阳光把梧桐树影投在地面,李芳摸了摸腹部,那里还留着轻微的酸胀感,却像一场大雨过后的清新。她知道,在身体深处的某个角落,曾经堵塞的河道已经重新流淌,那些被结石困住的胆汁,此刻正顺着通畅的胆管,奔向该去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