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里的“小石头风波”
凌晨三点,陈建军被一阵突如其来的腰痛惊醒。那种疼痛像有把钝刀在腰腹间来回搅动,冷汗顺着脊梁骨直往下淌。他扶着墙好不容易挪到客厅,妻子王芳慌忙找出止痛药,可吞下去半小时了,痛感非但没减,反而顺着腰侧往小腹蔓延,连带右侧睾丸都跟着坠胀。
“去医院吧,别硬撑了。”王芳边说边往他肩上披外套。急诊室的白炽灯刺得人睁不开眼,值班医生听完症状,先开了尿常规和彩超单。检验科窗口透出的冷光里,陈建军看着自己尿样里的潜血加号,心里直发怵。彩超室的医生在他右下腹来回移动探头,最后指着屏幕上那个黄豆大小的阴影:“输尿管中段结石,积水已经有点明显了。”
折腾到天亮,陈建军被收进了泌尿外科病房。主管医生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说话不急不慢:“结石卡在输尿管里,保守排石希望不大,得做输尿管镜手术。其实就是从尿道插个镜子进去,把结石打碎取出来,微创的,别太担心。”可真到术前谈话时,看着那张写满并发症的知情同意书,陈建军的手心还是冒出了汗——尿道损伤、感染性休克、输尿管穿孔……这些词像重锤一下下砸在心上。
“我隔壁床那大爷,上周刚做了这个手术,第二天就下床走动了。”临床陪床的大姐看出他的紧张,主动搭话,“现在医学发达着呢,就跟做个胃镜似的,睡一觉就完事了。”王芳也在旁边轻轻攥了攥他的手:“咱们单位老李去年也是这毛病,做完手术连疤都看不见。”
手术室的门在身后缓缓关上,麻醉师往输液管里推注药物时,陈建军最后一眼看见的是天花板上的轨道灯,光斑在视野里渐渐模糊。等他醒来时,后腰的胀痛已经变成了轻微的灼感,尿道口插着的尿管让他有些不自在。护士过来换药,指着引流袋里的淡红色液体解释:“这是术后正常现象,结石已经取出来了,送去做成分分析了,以后喝水得注意。”
住院的第三天,陈建军拿到了结石分析报告——草酸钙结石。责任护士拿着宣教手册过来:“以后要少喝浓茶、咖啡,菠菜豆腐别一起吃,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水,最好能养成跳绳的习惯。”他看着手册上的配图,想起手术前医生给他看的输尿管镜画面,那镜头里的输尿管像条弯曲的隧道,结石就卡在狭窄处,把原本光滑的管壁磨得红肿出血。
第五天拆线出院时,阳光透过医院大厅的玻璃幕墙洒在身上,陈建军摸了摸腰间,那里平坦如常,仿佛那场剧痛只是一场梦。路过泌尿外科走廊时,他看见护士站里,一位年轻医生正在给新入院的患者讲解输尿管镜手术,语气和他的主管医生一样温和耐心。王芳挽着他的胳膊说:“以后可别再仗着自己年轻就瞎折腾,按时体检比什么都强。”
回家的路上,陈建军特意在药店买了个大容量水杯。他知道,身体里这场突如其来的“小石头风波”,算是给了自己一个狠狠的警示——在健康这件事上,从来没有侥幸可言,那些细小的、容易忽视的习惯,往往决定着身体的“河路”是否畅通。就像输尿管里的结石,起初不过是粒不起眼的结晶,却能在不知不觉间堵死生命的通道。往后的日子,得把每一口水都喝得认真,把每一次体检都放在心上,让身体的河流永远清澈通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