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里的微光》

林静捏着那张体检报告,指节泛白。妇科诊室的走廊飘着消毒水混着碘伏的气味,候诊椅上坐着几个神色各异的女人,有人低头玩着手机,有人轻轻揉着小腹。她盯着报告上"子宫内膜息肉"那行字,想起最近三个月总是淋漓不尽的经期,想起备孕半年未果时丈夫欲言又止的眼神。

"32号林静。"电子屏叫号的瞬间,她猛地站起身,帆布包带勾住了旁边的水杯,"啪嗒"一声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刺耳。邻座的大姐抬头看她,目光里有几分同为女性的了然。

诊室里的陈医生戴着细边眼镜,白大褂第二颗纽扣松了线,随着她翻病历的动作轻轻晃着。"月经不调多久了?"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备孕前做宫腔镜检查是对的,息肉可能影响着床。"林静盯着医生背后的玻璃窗,阳光透过百叶窗切成细长的条,在检查床的蓝色床单上织出格子。她忽然想起十六岁第一次来月经时,母亲手忙脚乱煮红糖姜水的模样,那时怎么也想不到,二十年后会在这样的房间里,为孕育一个生命忐忑不安。

宫腔镜检查安排在周三上午。换鞋时,她看见处置室门口贴着"禁止入内"的标识,金属门把手反光里映出自己苍白的脸。护士递来一次性内裤,轻声说:"别紧张,就像做B超一样,几分钟就好。"可当她躺上检查床,看着器械盘里闪着冷光的窥器,后槽牙还是不受控地打起颤来。陈医生的手很稳,消毒时棉签划过私密处,凉意里带着轻微的压迫感。"放松,深呼吸。"头顶的无影灯亮起来,林静盯着天花板上的防火喷淋头,数到第七下呼吸时,听见医生说:"看到了,大概0.8cm,表面光滑,先取个病理吧。"

等待病理结果的三天漫长得像三个月。深夜里她躺在床上,丈夫的手臂轻轻搭在她腰间,黑暗中传来他低沉的声音:"明天周末,咱们去公园走走吧,你总闷在家里。"她望着窗帘缝隙里漏进的月光,想起结婚时他说"顺其自然就好"的温柔语气,眼眶突然发酸。第二天在公园看见蹒跚学步的孩子,丈夫忽然指着草坪上的蒲公英说:"你看,风一吹就散开了,生命有时候比我们想的顽强。"

随机图片

病理结果是良性的。拿到报告时,陈医生正在给实习生讲解病例,抬头看见她,摘下眼镜笑着说:"手术安排在下周一,宫腔镜微创手术,睡一觉就结束。"林静摸了摸小腹,忽然觉得那里不再是藏着秘密的禁区,而是即将被阳光照亮的角落。手术当天,麻醉师让她数数字,数到七时她想起检查那天的阳光,再睁眼时,已经躺在病房里,床头柜子上摆着丈夫削好的苹果。

"医生说息肉送去做病理了,良性的。"丈夫递来温水,玻璃杯壁上凝着水珠,"等你养好身体,咱们再试试。"林静望着窗外的香樟树,叶子在风里沙沙作响,阳光透过纱窗织成柔和的网。她忽然明白,生命的奇迹从来不是孤军奋战,那些在诊室里流过的眼泪,在检查床上攥紧的拳头,最终都会化作托举希望的力量。

出院那天,她特意绕到花园里走了走。不知名的小花在砖缝里开得正盛,露珠挂在花瓣上,像极了处置室里器械盘上那颗未落的水珠。手机震动,陈医生发来消息:"术后恢复良好,三个月后可以备孕,保持好心情。"林静抬头望向蓝天,有鸽群掠过,翅膀扑棱棱的声音里,她听见自己心底轻轻的回音:春天总会来的,带着新生的力量,带着穿透云层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