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光里的半小时》

消毒水的气味像一根细针,轻轻戳进鼻腔。林静靠在医院走廊的塑料椅上,目光盯着走廊尽头的电子屏。"鼻咽喉科3号诊室,林静,请进。"机械女声响起时,她的手指下意识攥紧了包带。

诊室门推开的瞬间,空调的凉气混着一股说不出的金属味扑面而来。穿白大褂的医生抬头,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两道温和的弧线:"林女士是吧?先坐,咱们不急。"他指了指检查床,床单边角叠得方方正正,像块刚出炉的白吐司。

"之前做过电子鼻咽镜吗?"医生一边戴手套,一边从消毒柜里取出一根细长的探头,末端连接着显示屏。林静摇摇头,喉咙突然发紧,想起同事说过的"像有虫子爬进鼻孔"的描述。医生似乎看出她的紧张,用棉签蘸了蘸药水:"先喷点麻药,有点凉,忍忍就好。"

冰凉的液体渗进鼻腔时,林静忍不住缩了缩鼻子。医生轻笑一声:"我女儿每次打针也这样,小鼻子皱得像只小兔子。"显示屏亮起淡蓝色的光,探头缓缓靠近时,林静闭上眼,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在口罩里回荡。

"放松,用嘴呼吸。"医生的声音像块温毛巾,轻轻敷在紧绷的神经上。林静试着张开嘴,感觉到探头触到鼻腔的瞬间,本能地攥紧了床单。"很好,保持得不错。"医生的语调带着几分赞许,"现在能看到下鼻甲有点充血,黏膜颜色稍微深了些......"

随机图片

显示屏上忽然跳出一片模糊的粉色阴影,像团被揉皱的水彩纸。林静心里猛地一沉,想起最近总在凌晨被鼻塞憋醒,有时还带着血丝。"这里看起来有点滤泡增生。"医生用鼠标圈出一块区域,"不过别紧张,慢性鼻炎常见这样的表现。"

不知为何,听到"慢性"两个字,林静心里反而松快了些。探头轻轻转动,显示屏里的画面跟着晃了晃,像透过晃动的水面看月亮。她忽然想起二十岁那年,在老家卫生院做扁桃体切除,年轻的实习医生手忙脚乱,母亲一直攥着她的手,掌心全是汗。

"好了,结束了。"医生的声音打断回忆。林静这才发现,自己的指甲已经在床单上压出几道淡红的印子。医生摘下手套,在病历本上刷刷写着:"整体问题不大,按我说的用两周药,记得别总熬夜。"他抬头时,镜片反光让林静看不清眼神,"现代人啊,总把鼻子的提醒当小事。"

走出诊室时,阳光正斜斜切过走廊的玻璃窗。林静摸了摸鼻子,那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麻意,像被一片羽毛轻轻拂过。手机在包里震动,是丈夫发来的消息:"检查完了吗?想吃什么?"她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叶子在风里沙沙作响,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或许,那些被她忽略的鼻塞、清晨的喷嚏,从来都不是小事。就像医生说的,身体的每一次轻响,都是生命在敲窗。她深吸一口气,鼻腔里虽还有些轻微的异物感,却莫名觉得通透起来——原来,当我们愿意低下头,认真审视那些细微的疼痛时,光就会从镜筒里照进来,照亮那些藏在阴影里的,关于健康,关于珍惜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