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急诊室的血气报告

凌晨两点十七分,急诊室的白炽灯把抢救室照得发白。我握着听诊器的手心里全是汗,眼前65岁的张大爷正张着嘴大口喘气,像条被扔上岸的鱼。他脖子上的颈静脉鼓得老高,嘴唇紫得发黑,血氧仪显示85%的数字刺得我眼睛发疼。

“林医生,新来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护士小李把病历本拍在我面前,“家属说在家憋了一晚上,刚到急诊就吐了。”我翻开病历,既往史里“吸烟40年,每日2包”的字样格外刺眼。听诊器贴上他后背时,两肺满布的哮鸣音像破风箱在响,右侧呼吸音明显减弱——糟了,可能有气胸。

“先做血气分析,加急!”我冲护士喊了一声,余光瞥见规培生小周攥着记录本手足无措的样子。“去帮患者采动脉血,桡动脉或者股动脉,记得抗凝管要摇匀。”小周点头时喉结上下滚动,我知道这孩子第一次独立操作血气采血,上个月他给静脉采血还抖得厉害。

抢救室墙上的钟走得格外慢,滴答声混着监护仪的滴滴声,在深夜里格外刺耳。张大爷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痰呈黄绿色,带着腥臭味。他老伴在一旁抹眼泪,手里还攥着皱巴巴的医保卡。“大夫,他在家就说喘不上气,我想着天亮再来看……”声音里全是懊悔。

“血气结果出来了!”小李举着报告单跑进来。我接过纸的瞬间,小周也凑了过来,他袖口上还沾着刚才消毒用的碘伏。pH值7.28,PaCO2 75mmHg,HCO3- 32mmol/L,BE +5——典型的Ⅱ型呼吸衰竭,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小周盯着数据皱眉的样子,让我想起自己刚工作时第一次看血气报告的模样。

“看到了吗?pH低于7.35,PaCO2升高,说明存在酸中毒,而且是呼吸性的。”我用圆珠笔尖敲了敲报告单,“但HCO3-和BE值也高,说明肾脏已经开始代偿了,这是慢性病急性加重的特点。”小周忙在本子上记,笔尖在纸面上划出沙沙的声音。

“准备无创呼吸机,先给面罩通气,调FiO2 35%,IPAP 12cmH2O,EPAP 5cmH2O。”我一边下医嘱,一边摸了摸张大爷的腹部——肝脏似乎比正常位置低,这是肺气肿导致的膈肌下移。小周举着血气分析仪的采血管过来:“林医生,刚才采血时患者动了一下,血样有点溶血,需不需要重新采?”

我凑近看了看试管,血细胞确实有破裂迹象。“溶血会影响血钾结果,但现在首要问题是呼吸性酸中毒。”我拍了拍他肩膀,“不过以后记住,动脉采血要固定好穿刺点,患者紧张时得先安抚。”小周红着脸点头,耳尖还泛着青色,显然是熬夜太久。

刚把呼吸机面罩给张大爷戴上,心电监护仪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心率从90次/分飙升到130次/分,血氧饱和度掉到78%。他突然双手乱抓,扯下面罩剧烈呛咳,咳出的痰里带了血丝。“快,吸痰!准备气管插管!”我话音未落,护士已经把吸痰管递了过来。小周递喉镜时差点没握住,金属器械在托盘里撞出声响。

当气管导管顺利插入气道,接上呼吸机的那一刻,张大爷的胸廓终于有了规律的起伏。复查血气时,PaCO2降到了60mmHg,pH升到7.32。小周看着新报告长出一口气:“原来血气分析就像急诊医生的眼睛啊。”我脱了被汗水浸透的白大褂,看了眼窗外——天边已经泛起淡青色,凌晨四点的急诊室,终于稍微安静了些。

随机图片

“记住,呼吸性酸中毒的核心是改善通气。”我揉了揉发涩的眼睛,“但每一个数值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就像张大爷,他的肺早就被香烟泡成了破海绵,可家属总觉得喘不上气是老毛病……”小周若有所思地点头,晨光落在他年轻的脸上,带着未褪的疲惫和新的坚定。

监护仪的绿灯在黎明中闪烁,远处传来早班护士推车的声音。我知道,等会儿交班时,又要给全科强调COPD患者的家庭氧疗和戒烟宣教了。而那些在血气报告上跳动的数字,终将化作我们手里的听诊器、针筒和呼吸机,在每个深夜里,成为守护生命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