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水味之外》
凌晨三点的市立医院住院部像被按了静音键,只有走廊尽头的护士站亮着盏小灯。老张裹紧工作服,手里的手电筒光柱扫过墙上"小心地滑"的标识,橡胶鞋底在水磨石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吱吱声。他是医院后勤保障科的老员工,负责维护全院的压缩空气系统,这活儿干了整整十八年,连压缩机房角落里第几块地砖有裂缝都记得清楚。
推开机房铁门时,一股异样的气味钻进鼻腔。老张皱起眉头,关掉手电摸黑按下墙上的开关。荧光灯管闪烁着亮起,照亮了排列整齐的压缩机机组。他弯腰检查油水分离器的刻度,忽然注意到集油杯里的液体颜色比平时深了许多,泛着不正常的棕褐色。手指蹭过设备外壳,指尖沾了层薄薄的油雾,凑近鼻尖能闻到金属加热后的焦糊味。
"不对劲。"老张喃喃自语,从工具包里掏出便携式检测仪。当屏幕上的油雾浓度数值跳出来时,他心里猛地一沉——超过国家标准三倍多。这意味着通过管道输送到各科室的压缩空气已经被油污染,麻醉机、呼吸机这些精密设备一旦吸入油雾,轻则故障报警,重则危及正在手术的病人。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起来,是急诊科的王护士打来的。"张师傅,三号手术室的麻醉机突然报警,显示气源污染......"对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老张已经抓起工具包往外跑,楼道里的应急灯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经过供应室时,他瞥见紫外线消毒灯在玻璃门后明明灭灭,突然想起上周巡检时发现备用压缩机的管道接口有渗油迹象,当时以为是小问题,没想到会演变成这么大的隐患。
手术室门口围满了穿绿色手术服的医护人员,麻醉科主任正对着对讲机大喊:"准备手动通气!快!"老张冲进设备间,顾不上戴手套就开始拆卸管道。果然,主压缩机的油气分离器膜片已经破裂,棕黄色的油雾正顺着管道缓缓渗出。他转身看向墙角的备用机组,突然想起昨天后勤科为了节约成本,把原本计划更换的无油压缩机采购单退回了。
"用旧的那台无油机,赶紧!"老张吼道,和赶来帮忙的小刘一起推开备用机组的防护栏。这台五年前淘汰的设备布满灰尘,他屏住呼吸拧开进气阀,耳朵贴着机身听运转声音。当确定只有正常的气流声而没有异常的摩擦音时,才敢抬头看墙上的时钟——从报警到切换气源,一共用了十七分钟。

"气源恢复正常。"麻醉师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老张这才发现后背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浸透。小刘递来一瓶矿泉水,他灌了两口,望着窗外渐渐泛白的天空,想起去年在省医院进修时见过的无油压缩系统,全封闭的环保设计,连维护周期都比传统机型长一倍。
早上交班会上,后勤科长黑着脸宣布停用所有带油压缩机,紧急采购无油设备的申请直接报给了院长。老张摸着口袋里磨得发旧的巡检记录本,在新一页工工整整写下:"压缩空气系统安全,是手术刀之外的另一道防线。"窗外的阳光穿过百叶窗,在他满是老茧的手背上投下细密的光影,就像那些藏在管道深处,曾经差点被忽略的隐患。
这一天的医院依然忙碌,消毒水的气味里多了些新鲜的空气味道。老张背着工具包走向下一个机房,心里清楚,有些看不见的危险,永远需要有人睁大眼睛去发现。就像此刻他踩在走廊上的每一步,都比以往更沉重,也更坚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