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波迷局
凌晨三点的市立医院脑电图室泛着冷白的光,林夏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食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白大褂口袋里的U盘。这是她今晚遇到的第三例异常波形了,原本该像涟漪般规律的α波,此刻正以每秒20次的频率疯狂震荡,像无数根钢针扎在羊皮纸上。
"小林,又碰到怪波形了?"护士张姐端着热可可推门进来,保温杯底磕在金属操作台上发出轻响。林夏转动座椅,后颈的碎发被空调吹得发痒:"您看这例,陈雨桐,23岁,神经性头痛患者,可这波形..."她用红笔圈住屏幕上突然窜起的尖波,"完全不符合临床症状,倒像是..."
"像是癫痫大发作前的棘慢波综合?"张姐凑近屏幕,老花镜滑到鼻尖,"可她的病史里没提过癫痫啊。"两人沉默地看着曲线突然又归于平静,仿佛方才的紊乱只是电子元件的恶作剧。林夏想起上个月神经内科那场会诊,主任拍着CT片说"有些病灶藏在神经褶皱里,比癌细胞还会躲猫猫",此刻那些灰白色的褶皱突然在她视网膜上跳动起来。
凌晨四点十七分,陈雨桐的第三份脑电图报告打印出来时,纸槽里突然掉出半张皱巴巴的便签。林夏捡起时,发现上面用蓝色中性笔写着"不要相信波形",字迹力透纸背,最后那个句号洇开小片墨渍,像滴在雪地上的血。她回头看向躺在检查床上的女孩,对方双眼紧闭,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腕间的银色手链刻着细小的英文:Find me。

"林技师,需要重新校准设备吗?"实习医生小周探进头来,白大褂第二颗纽扣歪扣在扣眼里。林夏摇摇头,昨天刚做过设备检修,所有参数都正常。她鬼使神差地插上口袋里的U盘,调出上周抢救室那位心梗患者的脑电图——那是她第一次发现异常波形,当时她以为是急救时的电磁干扰,可现在对比来看,两者的紊乱频率竟惊人相似。
窗外突然滚过闷雷,陈雨桐在检查床上猛地抽搐了一下。林夏慌忙按住她的肩膀,却触到一片冷汗。女孩睁开眼时,瞳孔在黑暗中异常清亮:"那些波浪...它们在说话。"她的声音像浸透冰水的棉线,"三年前我在山区支教,有个孩子发高热说胡话,他的脑电图就是这样的...后来他走了,死时手里攥着半块烧焦的电路板。"
打印机突然发出刺耳的卡纸声,林夏猛地转身,看见新打出的纸带上,波形竟组成了歪歪扭扭的字符。她数着波形的峰值,心脏在胸腔里敲出不规则的鼓点——那是一串经纬度坐标,精确到秒。陈雨桐不知何时站到她身后,手链在手腕上晃出细碎的光:"他们说,地下三米有答案。"
晨光爬上窗台时,林夏蹲在医院花园的老槐树下,铁锹刃口碰到硬物发出闷响。泥土里埋着个生锈的铁盒,打开时掉出几张泛黄的脑电图报告,落款时间是1998年。她认出其中一个名字,正是上个月退休的设备科王主任。报告上的波形与如今如出一辙,只是在备注栏用红笔写着:"第七次尝试,波形自主编码成功,需切断电源..."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张姐发来的消息:"小林,快来看,所有脑电图机都自动重启了,现在的波形...全是直线。"林夏抬头看向住院部大楼,晨曦中每扇窗户都像蒙着雾气的镜面。她攥紧铁盒里的报告,发现其中一张背面用指甲刻着小字:"当波形开始书写,记得拔下插头,在电流杀死记忆之前。"
远处传来急诊科的喧嚣,林夏站起身时,发现腕间不知何时多了条银色手链,细小的英文在晨光里闪着微光。她突然想起陈雨桐被推回病房时,监测仪上跳动的心率曲线,那分明是串没有规律的摩斯密码。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将铁盒里的报告吹得簌簌作响,最新的那页纸上,波形又开始了新的震荡,像有人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