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三十秒》
消毒水的气味像一根细针,扎进林静的鼻腔。她习惯性地摸了摸白大褂口袋里的钢笔,金属笔帽上刻着的"慎独"二字硌着掌心——这是她入职二十周年时院方发的纪念物,此刻正随着她的呼吸微微起伏。
"准备手术刀。"主刀医生陈主任的声音透过口罩,带着手术室特有的冷静。林静的目光在无影灯投下的光圈里游移,不锈钢器械台上的镊子突然抖了一下——不是她的手在抖,是整栋楼似乎晃了晃。
"电压不稳?"巡回护士小周抬头看了眼天花板上的吊灯,那盏水晶灯在手术室外的走廊里晃出细碎的光斑。林静想起上周后勤科发的通知,说老楼线路老化,正在分批整改。她下意识看了眼墙上的电子钟:21:17,夜班刚开始不久。
变故发生在21:20。
先是无影灯突然暗了半格,像是有人调了亮度旋钮。陈主任的手悬在半空,手术刀尖端还沾着血丝。林静的手指刚触到备用光源的开关,整间手术室突然陷入漆黑——不是普通的黑暗,是那种连轮廓都吞噬的墨色,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扯掉了世界的电源线。
"应急灯!"陈主任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颤音。林静的掌心已经握住了手电筒,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每个巡回护士的腰间都别着两盏备用光源。光束亮起的瞬间,她看见手术台上的监护仪变成一片沉默的黑屏,滴答声消失的刹那,时间仿佛被拧成了麻花。
"心率监测仪切换备用电源!"她听见自己的声音比平时高了两个八度,手电筒的光斑稳稳落在器械台上,小周已经摸到了手动血压计。林静数着自己的呼吸,一下,两下,第三下时,墙角的应急灯终于亮起暗红色的光——按照规定,应急系统应在十五秒内启动,这次用了二十三秒。
"手术刀在十二点方向,镊子在..."陈主任的声音突然停顿,林静知道他在等视觉适应黑暗。她借着应急灯的微光,用镊子夹住纱布的边角,精准地递到主刀位置。手套与器械碰撞的声响格外清晰,她能听见自己手腕上的手表秒针走动的声音,每一下都像敲在神经上。
二十八秒时,走廊里传来奔跑的脚步声。林静想起三年前那场消防演习,当时她负责引导患者疏散,却在楼梯间看见一位实习护士抱着病历本哭到发抖。此刻她数着秒数,忽然想起女儿临睡前总爱抱着的那只泰迪熊,耳朵上缝着她用手术线补的针脚。
三十一秒,无影灯重新亮起的瞬间,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答声。陈主任摘下被汗水浸透的额垫,抬头看向墙上的钟,目光与林静相撞。她看见他睫毛上凝着的汗珠,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进手术室时,带教老师也是这样的眼神——不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而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冷静。
"继续手术。"陈主任的声音恢复如常,镊子夹起缝线的动作没有半分迟疑。林静弯腰更换吸引器瓶,看见自己映在不锈钢台面上的倒影,白大褂左襟别着的工作牌微微晃动,照片上的自己还留着齐耳短发,不像现在总把头发盘得一丝不苟。

凌晨一点,手术结束。林静在更衣室脱下 scrubs,口袋里的钢笔滑出来掉在地上。她弯腰捡起时,看见笔帽上的"慎独"二字沾了点碘伏的黄渍。走廊里传来后勤科师傅的抱怨:"就说该换线路了,差点出大事..."
她推开员工通道的门,夜风裹着桂花香扑来。手机屏幕亮起,女儿发来三条消息:"妈,泰迪的耳朵又开线了""你说今天值夜班是不是?""早点回来呀"。林静摸着口袋里的钢笔,忽然想起手术室应急灯亮起时,自己下意识护在器械台上的那双手——它们比二十年前多了些细纹,却依然稳如磐石。
住院部的灯次第熄灭,她抬头看了眼手术室的方向,那扇窗还亮着。不知是哪盏灯没关,还是有人在复盘这场突如其来的黑暗。她摸出钥匙,走向停车场,鞋跟叩在地面上,敲出午夜特有的清寂。有些事不必写进报告:比如她在黑暗中递出的那把手术刀,刀刃朝向始终与掌心保持着两厘米的安全距离——那是刻进肌肉记忆里的本能,比任何电路都可靠的生存法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