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市立医院,走廊尽头的应急灯泛着幽光。电工班老陈攥着巡检记录册,脚步轻得像怕惊醒熟睡的病人,往地下二层的配电室挪去。

配电室铁门刚推开一条缝,老陈就觉出不对——平日里嗡嗡作响的配电柜,今儿竟像被掐住喉咙的蜜蜂,声音闷得发虚。他掏出万用表,指尖刚碰到3号配电柜的电压监测表,心脏猛地一缩:额定380伏的母线电压,竟降到了320伏!

“不可能啊……”老陈扯过巡检系统的历史数据,最近一周电压曲线都稳如直线,怎么突然跳水?他攥着表的手沁出汗,盯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320、318、315……电压还在往下掉。ICU里的呼吸机、血透室的离心机,哪个离得开稳定电压?老陈抓起对讲机:“张主任,ICU设备电压现在多少?”那头传来张主任压抑的急声:“监护仪报警了,电压波动!电工班快查!”

老陈疯了似的扒拉配电柜柜门,逐个检查断路器、接触器。铜排没发烫,接线端子也没松动,继电保护装置的指示灯却诡异地闪着黄灯。他突然想起上个月刚升级的智能配电系统,据说能自动调节负载——难道是系统误判了?

“小李,调监控!看最近谁动过配电室!”老陈吼着,手指在智能终端上狂戳。监控画面里,除了白天保洁阿姨擦过玻璃,压根没人靠近。系统日志里,一串代码像毒蛇吐信:“负载异常,启动电压自适应调节”。老陈头皮发麻,这系统咋会判定负载异常?他冲去值班室,翻出设备台账,3号配电柜带的是急诊和ICU,负载压根没超容!

随机图片

电压已经跌到300伏,ICU的备用电源指示灯开始闪烁。老陈抄起绝缘棒,咬着牙给智能系统手动断电。“哐”的一声,配电柜嗡鸣骤止,电压监测表猛地回弹到380伏。他瘫在地上,后背的冷汗把工装浸透,耳边却响起更糟的消息:“老陈,血透室3号机报警,电压不稳!”

原来智能系统是分区调节,3号柜断电后,相邻的4号柜竟也被连累。老陈疯跑回配电室,眼睛瞪得像铜铃:4号柜电压正以每秒2伏的速度往下掉。他突然瞥见角落的温湿度传感器,数值跳到90%——湿度超标!智能系统误把潮湿环境当成负载异常,才启动了“保护调节”。

“快开除湿机!”老陈扯着嗓子喊,小李抱着工业除湿机冲进来,白雾般的湿气里,配电柜的指示灯终于不再乱闪。电压曲线重新爬回380伏,对讲机里传来张主任的长舒一口气:“监护仪恢复正常了。”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老陈还在配电室盯着仪表盘。智能系统被技术员远程重置,除湿机呼呼转着,把潮气绞成水珠。他摸着配电柜冰凉的外壳,突然笑出声——这夜的惊险,倒让他把智能系统的漏洞摸得门儿清。医院里,婴儿的啼哭、仪器的嗡鸣重新织成安稳的网,老陈知道,自己守的不仅是配电室,更是百十号病人的生命线。

晨光漫进窗口时,老陈在巡检册上重重写下:“智能系统需增加环境变量校验,湿度超标≠负载异常。”他揉了揉发酸的腰,心想:这电啊,终究得人盯着才踏实,哪怕是最智能的系统,也替代不了人心头那根绷紧的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