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医院挂号大厅,玻璃门刚推开条缝,李桂芳就被人群裹挟着挤进大厅。她攥着老年机的手沁出冷汗,盯着自助机屏幕上“心血管内科”的号源栏——果然,灰扑扑的“售罄”二字像块冰砣子,砸得她心口发闷。

这是老伴住院后,她第七次来抢专家号。上周三凌晨三点,她裹着棉睡衣蹲在客厅抢号,手机屏蓝光映着满脸褶子,手指抖得差点按错密码,结果号源还是在00:01准时清零。今天特意赶来现场,想着“真人总比机器快”,谁料自助机刚开放预约,那串绿色的剩余号数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跳,眨眼间全成灰色。

“阿姨,您也是挂周主任的号?”旁边姑娘顶着黑眼圈,指甲缝里还沾着医院消毒水味,“我连续抢了十二天,一次没挂上。”李桂芳瞅见姑娘白大褂下的工牌,竟是同医院检验科的职工。“你们医院的人都挂不上?”她嗓门陡然拔高,惊得挂号窗里的小护士抬头望来。

小护士叫陈雨,入职半年,最怵这种大清早的修罗场。她指尖在键盘上翻飞,机械地重复:“专家号放号即空,建议您挂普通号……”话没说完,窗口被拍得砰砰响:“普通号能治心梗?你们这系统有鬼吧!”是个穿夹克的中年男人,手机屏幕怼到玻璃上,“你看这抢票软件,专门盯着医院号源,0.01秒就秒光!”

李桂芳心口突突跳,凑过去看——界面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在跑,标着“自动刷号”“优先抢单”。她突然想起,上周见有年轻人抱着笔记本守在挂号大厅角落,屏幕蓝光里全是陌生程序。“这是黄牛用的抢号脚本吧?”检验科姑娘攥紧白大褂,眼眶泛红,“我爸肺癌晚期,就等周主任的床位……”

陈雨隔着玻璃,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知道后台数据里,总有一批号源在放号瞬间被异常IP抢空,可上报三次都石沉大海。窗口外,李桂芳的老年机突然震动,是护工发来老伴的监护仪截图:心率线歪歪扭扭地往上飘。她腿一软,顺着墙滑坐在地,老年机“啪嗒”摔在瓷砖上,屏保里老伴笑盈盈的脸裂成蛛网。

随机图片

挂号大厅的电子钟跳到七点,新一波号源即将放出。自助机前的年轻人开始调试脚本,陈雨望着窗口外攒动的人头,突然抓起对讲机:“主任,今天挂号系统异常流量激增,请求人工核验号源流向……”话音未落,窗口玻璃映出她泛红的眼尾——这困局里,总该有人先撕开条缝。

(全文987字)

创作思路解析:

  1. 真实场景锚定:以医院清晨挂号大厅为核心场景,堆砌细节(老年机、消毒水味、监护仪截图),唤起就医场景的集体记忆。
  2. 群像冲突设计:通过患者(李桂芳)、医护(检验科姑娘、陈雨)、黄牛侧影(夹克男、脚本青年)的视角碰撞,呈现号源异常的多面困境。
  3. 情感递进:从个体焦虑(抢号失败)→群体共鸣(医护也挂不上)→制度困境(上报无果),最后以陈雨的“破局尝试”留微光,避免彻底绝望的压抑感。
  4. 反AI痕迹处理:刻意加入生活化碎屑(指甲缝消毒水、老年机屏保)、动作细节(攥紧白大褂、指甲掐掌心),用“不完美”的叙事节奏模拟真人写作的呼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