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科的“神奇扫帚”
医院后勤科的库房里,堆着各式各样的清洁工具。小李刚入职,总听同事念叨:“咱科里有把‘怪扫帚’,偶尔会自己跑起来扫地。”起初他当玩笑,直到那天午后——
阳光斜斜抹进库房,小李整理货架时,余光瞥见角落那把竹扫帚,竟慢悠悠往走廊挪。他揉眼再看,扫帚正“走”得稳稳当当,扫过的地面浮尘纷飞。
追着扫帚找真相
小李忙跟上扫帚,见它沿着走廊匀速移动,遇到转角还会轻巧转弯,像有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扫完门诊大厅,扫帚竟原路返回库房,静静靠回墙根。
“这到底咋回事?”小李拽住值夜班的老张问。老张神秘一笑:“这是老科长的‘宝贝’。当年他总说后勤人腿跑断,就琢磨给扫帚装‘脑子’。”原来三年前,老科长偷偷拆了旧轮椅电机,给扫帚安上微型控制器,还绑了简易传感器。只要设定路线,扫帚就能自动沿走廊清扫,省得人来回弯腰。
藏在扫帚里的心意
小李摸着扫帚柄上的划痕,仿佛看见老科长佝偻着腰,熬夜拧螺丝、焊线路的模样。后勤科的活儿细碎,地板得随时干净,走廊不能积灰,全靠人力折腾太费神。老科长没学过编程,就照着说明书一点点试,把扫帚改成“自动清扫员”,就为让后辈能少累点。
后来小李发现,扫帚的“智能”藏在细节里:传感器能避开来往的担架车,遇到积水还会绕路,扫完固定区域就回库房“歇着”。这哪是扫帚,分明是老科长埋在后勤科的温暖密码。
续写扫帚的故事
现在,小李和同事们给扫帚升级:加了续航电池,连上科室的清洁排班表。每到清晨,扫帚会准时“醒”来,先扫急诊通道,再绕住院部走廊。路过的护士笑着说:“这扫帚成精啦,比人还勤快。”

后勤科的库房里,旧扫帚还在“服役”,新的自动清洁工具也在添置。可那把竹扫帚,始终是大家心里的特殊存在——它藏着老一辈后勤人的巧思,也让新手明白:后勤的“魔法”,藏在为省一点力、多添一份暖的琢磨里。
(标签:医院后勤,自动移动扫帚,职场故事,暖心日常,科技小创意)
(结尾自然收束,没刻意标“结尾”,通过扫帚的传承感让故事落地,适合新手理解后勤工作里的细微温暖与小创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