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箱里的“白霜谜题”——防保科新人的第一课
入职第一天的“意外发现”
九月的清晨,阳光刚爬上医院防保科的窗台,我攥着实习手册,第一次摸到了疫苗冷藏箱的把手。箱门推开的瞬间,一股凉意扑来,可视线里那层薄薄的白霜,让我攥手册的手紧了紧——这玩意咋结霜了?疫苗会不会受影响?
“小夏,发啥呆呢?”身后突然传来老陈叔的声音,他是防保科干了二十年的“活字典”。我指着箱壁上的霜,声音都发虚:“叔,这冷藏箱结霜正常吗?疫苗还能存不?”老陈叔没急着答,先绕着冷藏箱转了圈,指尖轻轻碰了碰霜层,眉头皱成个“川”字。
老陈叔的经验分享
“先别急,咱慢慢唠。”老陈叔拉过张凳子,往冷藏箱边一坐,“疫苗冷藏箱讲究的是恒温,可这霜啊,就像藏在暗处的‘捣蛋鬼’。”他掀开箱内的隔层,指给我看温控面板:“结霜太多,会让箱内温度忽高忽低,疫苗活性可经不起折腾。你看现在霜薄,还能救,要是积成冰壳,那就麻烦喽。”
我蹲在旁边听得入神,老陈叔又掰扯起结霜的门道:“冷藏箱频繁开关门,热空气钻进去遇冷就结霜;还有温控没调好,制冷过猛也会催霜。咱防保科每天要取放疫苗,更得盯着这霜的‘脾气’。”说着,他从工具柜里摸出个塑料刮板,“像现在这种薄霜,得轻轻刮掉,再擦擦箱壁,别让水珠残留,不然下次结霜更快。”
解开结霜的秘密
跟着老陈叔处理完霜,我才敢凑近冷藏箱仔细瞧。箱内疫苗整整齐齐码在保温盒里,温度显示器的数字稳稳停在2 - 8℃之间。老陈叔又教了我个“防霜口诀”:“开关门快,别让热气赖;定期除霜,温控别瞎改。”原来,每次取疫苗要速战速决,每周还得给冷藏箱“放个假”——断电除霜、擦干内壁,这样才能把结霜的苗头掐断。
那天下午,我抱着笔记本记了满满三页:冷藏箱结霜的原因、除霜的时机、日常维护的细节……原来这小小的白霜,藏着守护疫苗安全的大讲究。老陈叔瞅着我的本子直乐:“等你摸清这冷藏箱的‘脾气’,就懂防保科的家底有多金贵啦。”
守护疫苗的温度
如今再看疫苗冷藏箱,我早没了初见时的慌张。每次开关门前,都会先把要取的疫苗清单理清楚,动作利落地开箱、拿苗、关门。每周的除霜日,也成了和冷藏箱“打交道”的固定仪式。那些白霜不再是难题,反倒成了提醒我“细节定安全”的信号灯。
对刚入行的新手来说,医院里藏着无数这样的“小谜题”——疫苗冷藏箱的结霜、冷链运输的温度链……每解开一个,就离守护健康的门道近一步。就像老陈叔说的:“咱守着的不光是冷藏箱,更是一针针疫苗里的希望。”

标签:医院防保科,疫苗冷藏箱,结霜问题,新手成长,医疗科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