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会器材“闹脾气”的风波

筹备会上的“意外炸弹”

周五下午,医院工会委员们围坐在会议室,正热火朝天地策划季度趣味运动会。轮到负责器材筹备的小周汇报时,他攥着笔记本的手突然紧了紧:“刚才去器材室清点,发现不少器材都坏了——跳绳断了3根,篮球漏气得只剩2个能打,就连拔河的麻绳都起毛开裂……”这话像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毕竟后天就是活动日,器材“集体罢工”,可把大伙愁坏了。

追查:器材为啥“受伤”?

为了摸清损坏原因,工会主席王姐带着几个委员直奔器材室。推开门,眼前场景让人心头一沉:器材堆得杂乱无章,断绳的跳绳和漏气的篮球混在角落,拔河绳的裂口处还沾着灰。“上次活动结束后,谁负责收纳的?”王姐轻声问。负责上次活动的小林红了脸:“当时结束得晚,大家急着下班,就随便堆了……没想到器材放久了没维护,坏得这么快。”原来,医院工会活动器材缺乏定期检查和保养,用完随手一放,成了损坏的“导火索”。

紧急补救:众人拾柴火焰高

眼瞅着活动临近,抱怨解决不了问题。王姐当即拍板分工:一部分人联系后勤维修组,抢救能修的器材;另一部分跑附近文体店,临时采购应急器材。小周抱着断绳的跳绳,蹲在维修间跟师傅讨教:“这绳头能重新编吗?”师傅边忙活边点头:“表皮开裂的麻绳得换,但绳芯还能用,尽量给你们救下一半。”另一边,采购组的小陈攥着清单满大街跑,对比三家店的价格和质量,总算凑齐了够用的篮球和跳绳。

随机图片

事后复盘:给器材“上保险”

活动总算顺利办完,但这场风波让所有人心里沉甸甸的。第二天工会例会上,王姐拿出新拟的《器材管理细则》:“以后活动前3天清点器材,用完当天归类存放,每月安排专人保养——跳绳检查绳结,篮球测气压,拔河绳涂防护油……”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补充:“还得建个登记本,谁借谁还都记清楚”“下次活动结束,留半小时整理器材”。原来,器材的“寿命”,藏在每一次用心维护里

这场器材损坏的风波,像面镜子照出团队协作里的疏漏,也让医院工会摸到了管理的“门道”。往后再筹备活动,大伙总会先想起那堆“闹脾气”的器材——它们教会所有人:细节里藏着靠谱,用心才能让工会活动的“火种”越烧越旺。

标签:医院工会,活动器材,损坏处理,职场故事,团队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