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议室里的“沉默投影仪”
会议桌上的“麻烦家伙”
市立医院三楼会议室,每周二的科室例会雷打不动。小林攥着新季度的病例分析报告,刚坐下就瞅见投影仪亮得发白,投在幕布上的字像蒙了层雾。“张姐,这投影仪又犯病了?”她戳了戳邻座的护士长。张姐叹口气:“上周才修过,老古董了,指不定哪天就彻底歇菜。”
主任推开门时,幕布上的模糊光斑正随着投影仪“嗡嗡”震颤。“先凑合看,会后找后勤报备。”他话音刚落,后排突然传来低笑——是退休返聘的周主任,头发全白却精神矍铄。“这机子啊,比你们工龄都长。”老人的话像块石子,在年轻人堆里激起涟漪:这投影仪到底藏着多少故事?
旧柜子里的“时光胶片”
散会后,小林借着整理会议室的由头,绕到角落储物柜。落灰的纸箱里,躺着几本泛黄的会议记录,最上面那本扉页写着“2003年SARS诊疗纪要”。她指尖摩挲纸页,突然瞥见夹缝里的照片:一群医护围着老式投影仪,中间站着年轻时的周主任,手里攥着支红笔,幕布上是密密麻麻的救治方案。
“小姑娘,翻到宝贝啦?”周主任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小林慌忙让开,听老人絮絮说起:二十年前,这台投影仪跟着医疗队跑过疫区,幕布上闪过无数生死抉择的方案;后来医院扩建,它被塞进会议室,成了新人培训、病例研讨的“老伙计”。“它镜头里沾过消毒水,也映过凌晨三点的星光,模糊的不光是画面,还有一代代人的青春呐。”
光斑里的“无声传承”
后勤科来修投影仪那天,小林跟着蹲在地上。师傅拆开外壳,竟抖落出几张褪色的便签,上面是不同笔迹的维修记录:“2010年冬,李大夫修镜头,因抢救病人拖延三天”“2018年夏,王护士清理散热口,沾了满手灰”……原来那些年的“故障”,藏着医护们边救人边护着老伙计的细碎日常。
修好的投影仪重新亮起,幕布上的字清晰得能数清笔画。周主任捧着新打印的《重症监护手册》,笑着往幕布前站:“来,给年轻人讲讲,当年怎么在这团光斑里,把生死抢救的法子刻进骨头里。”小林望着明亮的投影,突然懂了——这台机器模糊过画面,却从没模糊过医者对生命的专注,以及一代代人的星火相传。

(标签:医院,会议室,投影仪,回忆,职场故事)
故事里的投影仪,像块藏满掌纹的琥珀,裹着医院里的坚守与传承。或许你身边也有这样的“老物件”, silent却讲着最鲜活的光阴故事。
发表评论